-
国学经典导读
-
作者:
钱伯城著
-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古典散文
韩愈(768~824)
-
描述:本书“导言”部分概括了韩愈的生平、思想及文学成就;选文除选录其他版本均有的韩文外,又选入了历代选本不选的《伯夷颂》、《太原郡公神道碑文》等篇,以展现韩愈散文全貌。本书还对历来受“冷遇”的篇目给出自己公正、客观的评价。
-
海豚书馆
-
作者:
江辛眉著
-
关键词:
824)
诗歌研究
韩愈(768
唐诗
校雠学
-
描述:《校雠蒙拾》一书由两卷构成,此外收录《读韩蠡解》一文。《校雠蒙拾》是作者任教于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时,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校勘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该书从“正名”、“冯依”、“体用”和“辨讹”等四个方面阐述在校勘古籍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该书用文言骈体写成,作者希望在教授内容之外,让学生多了解这种一般已经不太常用的典雅文体,更可以从中汲取有关音律、对仗等知识。《读韩蠡解》一文主要就韩愈的诗作考证和探讨。
-
从"骈散之争"看《祭十二郎文》
-
作者:
班汉祥
-
关键词:
《祭十二郎文》
散文
骈文
韩愈
-
描述:《祭十二郎文》作为古文运动旗手韩愈的作品,其散文性在当时的骈散之争中具有特殊意义.时人偏好骈文积习,是"重偶厌奇"的心理使然.在此基础上,《祭十二郎文》利用奇数词促进了悲情的表达;用散文形式巧妙构建了"失偶"的隐喻.另一方面,文章又通过语气词的连用,获得了骈文般的规模效应和表现张力;通过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对比互证,完成了跨文章的新"对偶""押韵",最终实现了对散文形式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