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22)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21)
生态文化(1)
韩愈老了,经不起折腾了
作者: 孙骏毅
关键词: 元和 宫女 唐宪宗 供奉 韩愈 荒唐
描述:元和十四年(819年),崇道信佛的唐宪宗亲率宫女30人,手捧香花,去护国寺恭迎佛骨进宫供奉三天,然后再送往京城各个寺庙里瞻仰。上有好者,下必效之,于是君臣皆以信佛为荣。韩愈看不惯了,上表力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件荒唐事,梁朝就是因为信佛而亡国的。
论韩愈的“文中之诗”及其意义
作者: 曹辛华
关键词: 文中之诗 意义 韩愈 韩学
描述:韩愈的“文中之诗”,是指其文章作品中所存在的诗体。此处的“诗”是个广义概念,凡用韵语写成的作品均可视为“诗”,相当于“押韵之文”。对韩文中的“有韵之文”的性质判定,我们当从韩愈自道,其时人及后人的看法乃至今人的见解等三方面入手。韩愈的“文中之诗”,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由此进一步把握韩愈的诗学观、古文观,并由此可见韩愈诗歌多样风貌的成因,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韩愈“以文为诗”现象的公允诠释与《全唐诗》的“新”辑佚。
韩愈离我们有多远?:现实生活中的韩愈语录
作者: 隗芾
关键词: 教育 人才 人生事理 品德 韩愈
描述:韩愈生在唐代宗大历三年,即公元768年,历经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六朝,卒于穆宗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距离我们已经将近1200年了。他在世的57年中,颠沛流离,历经磨难,当代及后代对他的一生毁誉不断,而他留下的大量诗文,却光耀千秋,历久弥香。至宋代苏轼已经评价他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是中国儒家文化传承中承前启后的人物。由汉武帝刘彻与董仲舒弘扬的儒学统系,经过韩愈才能传绪至朱熹,而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现代人公认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许多思想与言辞,仍然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他的许多语录成为格言世代传颂。从这个意义上说,韩愈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以对当代的影响说,除了审美体验外,主要应该是在教育、品德、人才、人生事理等几个方面影响最为深刻。
论王安石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创变
作者: 李哲
关键词: 近体 诗歌 古体 王安石 韩愈
描述:纵观王安石一生,其在诗歌创作领域对韩愈的态度经历由基本肯定到颇有微词、再到重新审视的曲折过程。王安石早期学韩古体,从字句、意象到"以文为诗"的章法,后又转入近体领域,将韩诗古体风貌融入律绝;中期则形成自己的风格体式,一度与韩诗相距较远;但在晚年又将学韩的注意力从韩诗古体转入韩诗近体,尤其是绝句,颇得自然活泼、清新流丽之趣,同时又对长篇古体进行创变,以律化加强古体韵律感。如果说韩愈的主体风格是在古体中得以实现的,那么王安石则将韩愈的风格特征推进到各种诗歌体式之中,融会贯通。
唐宋八大家故事集
作者: 东方慧子主编;徐敏,乔柏梁,司俊平,杨雪姣,唐卓琦,侯懿净参编
关键词: 824) 韩愈(768 生平事迹
描述:《文章巨公韩愈》本书以韩愈一生的经历为主线,详细讲述了韩愈小时候聪明伶俐,却三次不中,之后为官时由于正直率性,连连遭贬,最后埋头学问,潜心古文,终成一代大家的故事。本书讲究故事性,可读性强。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43 44 4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