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2)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32)
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 ——以苏轼《前赤壁赋》为例
作者: 高天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前赤壁赋》 中国辩证思维
描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创造出来的"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辩证法的思想,本文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论述该赋体现出的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法思想。
论古代文学情感化思维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
作者: 韩姣,陈辰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情感化思维 创新融合 古代文学
描述:古代文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与影响力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论文以北宋文坛的突出代表、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前赤壁赋》为例,分析探讨了古代文学中情感化思维所诠释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服装设计艺术是形象思维与情感思维的结合表现,通过审美思维的中介,中国古代文学中体现出的情感思维内核和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融合,对现代服装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保守主义、二元思维与诗性拯救——张炜今识
作者: 王侃
关键词: 保守主义 陶渊明 知识分子 《古船》 二元思维
描述:保守主义、二元思维与诗性拯救——张炜今识
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
作者: 吴怀东
关键词: “质而实绮” 矛盾两极 外枯中膏 思维方式 易学
描述:陶渊明其人其诗在宋代几乎被提到前代第一诗人的崇高地位,其中苏轼有关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中膏"说在陶诗认识史上甚至古典诗论史上影响极大,学术界将此说简称为"枯淡"说,或视同于"平淡"说,其实皆非苏轼本意。苏轼强调的是"质而实绮"——"质""绮"相反相成。中唐以来,士大夫人生立场的变化导致他们逐渐认可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在南朝人看来质朴的田园生活及其诗风,在他们看来却极富诗意。苏轼的概括既揭示了陶诗本身所具有兼容"质""绮"的审美品质,也反映了陶渊明的文学实践经过了从"绮"向"质"、由"质"返"绮"这两个层次进而达到第三层次即"质而实绮"的最高境界,揭示了作家创作艺术成熟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苏轼通过解读陶诗而建构了"质而实绮""外枯中膏"、绚烂平淡的转化与结合之美,这种美学观和美学形态反映出中唐以来士大夫"兼济"与"独善"兼备的人生观,也体现了源自《易经》的矛盾两极相互依存、转化的认识与思维方式。
陶渊明的仕与隐——《陶渊明集》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作者: 刘俊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阅读 思维定式 陶渊明 课堂教学 概念化 作品 人教版
描述:陶渊明的仕与隐——《陶渊明集》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