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2)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9)
生态文化(2)
耕读文化(1)
浅谈苏轼在养生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 陈清华
关键词: 理论 实践 养生
描述:作为北宋文化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才高八斗,而且在养生领域,也有许多独到的理论见解,以及认真的亲身实践。这是他于诗文词赋书画之外,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直至今天,也依然有借鉴意义。
陶渊明与《庄子》
作者: 刘生良
关键词: 《庄子》 陶渊明 实践 接受
描述:陶渊明与《庄子》
苏轼的象外之象及其显象赋形范式
作者: 李瑞卿
关键词: 得道 物化 意趣 实践 苏轼
描述:苏轼在《东坡易传》中阐释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观,以"象"论宇宙之生成与道本体,认为在自然化生时"象"的成就与变化就是易道本身;他吸收了王弼的"无"的观念,强调"用息而功显"的无意之用,突出了"象"之自化。"随物赋形"与"得自然之数"是苏轼意象论的特质,"随物赋形"中体现着"物化"的智慧与境界,"物化"作为审美方法,离不开创作主体技艺经验的长期积累和对世界的探赜索隐;而自然数理的达成是进入自然之道的途径,精密的数理追求为创作主体的形象刻画和传神写照提供了技术前提。"物化"这一命题在机器生产、技术工具时代的审美思考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理论可能。苏轼"得之象外"的意象是精妙入神之象,是审美理想的实现,而系风捕影式的迅疾用笔是摄取象外之象的具体方法。与司空图不同,苏轼"象外之象"中潜藏着作者的身影,显现出生命的意趣与精神,意象的象征性趋于淡化。
不求甚解,会意诗歌——以同事《涉江采芙蓉》为例
作者: 龚桓
关键词: 教学实践 不求甚解
描述:不求甚解,会意诗歌——以同事《涉江采芙蓉》为例
陶渊明与王弼
作者: 韩国良
关键词: 哲学实践 陶渊明 创作观念 王弼
描述:陶渊明生逢魏晋玄学盛行的时代,他的人生和文学观念都与魏晋玄学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性其情”、“应物而不累于物”为主要内容的王弼玄学更是陶渊明立身为文观念的中心。正确认识陶渊明与“贵无”玄学的关系,实为我们顺利解读陶渊明的最基本的前提。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