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6)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335)
耕读文化(17)
生态文化(7)
社会生活(5)
红色文化(2)
浅谈教语文的有益尝试——《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例谈
作者: 孟丽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贬黄州 语文教材 千古名篇 有益尝试 教学例谈 干净利索 教语文
描述:《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品,现在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中。全文仅85字,却成为千古名篇。作者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营造了一个美丽宁静的月明之夜,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全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出于对苏轼的喜欢和敬重,我以前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知人论世",为让学生了解苏轼,先给学生补充一些有关苏轼的资料
开展群文阅读,探析苏轼作品深刻意蕴
作者: 陈怡
关键词: 教辅 高中语文 《前赤壁赋》 语文核心素养 《念奴娇·赤壁怀古》 群文阅读 古文教学 情感变化
描述: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苏轼的作品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苏轼的了解大多数源自教材和教辅,并没有在文章的深度理解上下功夫,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苏轼豪放豁达的层面,这其实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为此,本文选取苏轼贬谪至黄州后的三篇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开展群文阅读研究,引导学生对苏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探索其写作手法,体会其情感变化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作者: 杨瑞霞
关键词: 中年级 低年级 教学建议 图像化 积累语言 统编教材 阅读训练 口头言语 三年级
描述:一、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郑振铎的《燕子》、叶圣陶的《荷花》和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这些诗文呈现出自然景物的美好,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之美的欲望。以下从阅读训练要素、表达训练要素及口语
中小学教育的“庐山”角度
作者: 刘庆昌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科教学 反思的习惯 中小学教育 感觉主义 教师的角色 整体视野
描述:做大学教师有一个优势,是比中小学教师更容易发现中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听到我这样说,一定会有人不以为然。我都能猜测出他们不以为然的原因多半是我忽视了一个事实,即中小学教师每天生活和工作在中小学。那我只能说,他们的不以为然完全是感觉主义认识论肤浅的表现。如果他们的认识具有可靠性,那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苏轼就是个糊涂虫。
六艺兼修育全人,问道东坡绽芳华 ——安徽省阜阳市阜纺小学特色文化创建掠影
作者: 韩全红
关键词: 教学风格 校园文化 六艺 安徽省阜阳市 一所 苏轼研究学会 优秀教师 小学特色
描述: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说,做一个幸福的优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那么,创办一所幸福而优秀的学校,在全科育人的同时,不也一样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吗?安徽省阜阳市阜纺小学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东坡小学及"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单位,打造"东坡特色文化",是时代赋予阜纺小学的不二选择。寓教于魂——将东坡精神植入学校核心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我校以东坡文化为内涵,提炼"一训三风";设计校徽、校旗、校名;创编校歌《苏韵芳菲》,组建"苏韵芳
上页 1 2 3 ... 60 61 62 ... 72 73 7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