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54)
晚唐文士卢肇著述流布考
作者: 牛庆国
关键词: 《愈风集》 《逸史》 版本 《通屈赋》 卢肇
描述:卢肇生平著述甚夥,然自晚唐迄今已千百余载,年代久远加之兵燹之故,其书多散佚。据传世文献考知,卢肇著述全佚者有《通屈赋》《〈大统赋〉注》《卢子史录》《唐定州文宣王庙记》《剑赞》等5种,缺佚者有《逸史》《文标集》2种;另有全佚者《愈风集》《庙堂龟鉴》2种,虽屡见于目录著录,但经考证后发现并非卢肇所作。
小说的“气息”(对谈 ——关于《前赤壁赋》的对话
作者: 陈培浩,王威廉,于德北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小说观 《前赤壁赋》
描述:1陈培浩:循例,我们从本期的主题作品谈起。《前赤壁赋》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题目,因为苏轼的《前赤壁赋》太著名了!它简直是中国中年人普遍心灵历程的一次集中抒发,是什么样的作品会以之为题呢?相信不仅是我,绝大部分读者都有此疑惑。当我开始阅读这篇小说时,困惑就更大了,因为这篇小说开篇,从风格或所谓调性来说,跟苏轼的《前赤壁赋》并不搭。苏轼的《前赤壁赋》是隐逸,是山林,是清风明月,是潇洒旷达,是参悟生死。
佳作成名必有因 未必登临始作文 ——谈苏辙《黄楼赋》的创作
作者: 高学德,李玉红
关键词: 黄楼赋 秦观 苏辙 苏轼代作
描述:以亭台楼阁为描写对象的散文是古代散文重要的题材之一。学殖深厚的宋代文人利用亭台楼阁散文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人文意趣灌注其中,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在亭台楼阁散文名作中有的作者本人未亲临,却摹写精到、神形兼具。苏辙和秦观都不曾到过黄楼,同样写出了同题名篇《黄楼赋》。尤其苏辙《黄楼赋》以写实化的笔触叙述了苏轼抗洪功绩和黄楼盛景,故苏辙在世时就有传为苏轼代写的说法,后人解读《黄楼赋》时往往也以苏辙到过黄楼而进行解读。如果结合苏辙在徐州近百日的现实生活经历,以及苏轼修建黄楼后征求众亲友诗文盛赞黄楼的实际情况,这些疑惑或可迎刃而解。
“赤壁”赋图的文本书写及其意义
作者: 许结
关键词: 赋图 拟效 文人化 赤壁 写意
描述:在中国辞赋史与绘画史上,由苏轼创作的前、后《赤壁赋》占驻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出现了大量的辞赋文本与图像文本的拟效作品,而且是历史图绘赋文作品数之最。"赤壁"作为赋与图的"母题",其摹仿作品的图像与语象又呈现出相异与相同,这决定于读赋与读图有着不同的视角,因为图像对语象再现的共同点在物象的展示,其不同又在于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差异,其中作者的选择与需要,自然成为艺术史的一个聚焦点。从绘画史来看,这标志了文人画与山水画的成熟,从辞赋史来看,又表现出文人赋由写物到写意的变迁,其间的趋同性,正是"赤壁"赋图凸显的意义所在,而通过赋作与画作对"赤壁"情境的追摹与创造,又可于中探寻赋与图的异同及其书写意义。
体味情感变化,感受苏子旷达人生 ——苏轼《赤壁赋》情感变化解读
作者: 肖雅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感变化 苏轼 《赤壁赋》
描述:《赤壁赋》展现了苏轼高超的写作技艺,描绘了开阔壮丽的自然景象,呈现出苏轼旷达的人生境界,传递出苏轼辩证的人生哲学思想,为后世读者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解读苏轼的《赤壁赋》,以体会他的情感变化,理解他旷达的人生境界,领悟他深刻的思想内涵。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9 30 3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