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5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51)
统编中学教材贬谪文学选读
作者: 张勇
关键词: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贬谪文人 初中语文教材 贬谪文学 中学教材 柳宗元 范仲淹
描述: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文学作品,折射出特殊的生命境况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和人格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很多贬谪文学,其中最具特点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文章。这些先贤大儒努力以"乐"诠释人生,直面政治生活的挫折,在各自的贬谪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境界。
又教《赤壁赋》,疑义相与析
作者: 王霞
关键词: 三国时期 《短歌行》 疑义 英雄辈出 曹操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学语文教材 《赤壁赋》
描述:《赤壁赋》是古代赋文中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老师教了很多遍,但对它的挖掘和分析还存有诸多疑义,拿出来与同仁交流。一、客为什么联想到曹操并引用其《短歌行》中的诗句?写在《赤壁赋》以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追怀的是周瑜,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却联想到的是曹操,为什么?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不同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除此之外,更与作品本身抒发的情怀有关。《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作品,长江雄奇壮丽的景
“自许”宜改为“自比”
作者: 葛筱宁
关键词: 九年级 语文教科书 自我评价 课文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汉语大词典》 苏轼
描述: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中选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课文注释(10)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这样解释:"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其中"自许"一词不妥。因为"自许"据《汉语大词典》意为"自夸;自我评价",在这里作者苏轼并没有自夸,也没有把自己称许为魏尚,而仅是将自己比作魏尚。所以"自许"宜改为"自比"。
苏轼作品群文阅读如何确定议题
作者: 李晓丹
关键词: 高考语文 精读 苏轼作品 高考评价体系 《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 《赤壁赋》
描述:苏轼是难得的文学全才,他的作品以及思想价值、人生态度,对后世产生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统编高中新教材共选录苏轼作品四篇,分别是:必修上册《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选择性必修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根据最新的《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
上页 1 2 3 ... 42 43 44 ... 49 50 5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