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水空明竹柏影——从苏轼词中晓理趣
-
作者:
李涛
-
关键词:
审美意味
理趣
伦理道德
苏轼词
社会伦理
三日不绝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词歌赋
-
描述:什么是"理趣"?通俗的理解即:"说理,但不乏味,且说得巧妙,说得有意思",并能够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般,就算是把"理趣"做到家了。首先是一个"理"字。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理,一般指一种社会伦理或道德规范。它虽然也是理,但在诗词歌赋中却很少涉及。究其原因,诗词作为审美的一种载体,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意味,而一般的伦理道德恰恰最缺乏这一点。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排斥理在审美之中显现
-
苏轼以禅入诗浅析
-
作者:
邱启添,钟宇
-
关键词:
宋仁宗
唐宋八大家
正统儒家
诗词
雄才
才华横溢
以禅入诗
苏轼
-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一位全才文人,才华横溢,文章、诗词俱佳,书法、绘画精通。纵观苏轼一生,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的家庭,受过正统儒家教育,入第之后,热忱满腔,欲一展雄才,匡复社稷。
-
苏轼文学创作中的饮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
-
作者:
陈婵娟
-
关键词:
诗词文赋
苏轼文学
文学作品
美食家
古代文人
中国饮食文化
文学创作
环境的影响
-
描述:文人总是拥有着细腻且丰富的情感,古代文人更是如此。因为古代文人情感的丰富性及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对生活周遭形成某种触动,或是某些见闻调动起他们的敏感神经后,潜藏于他们心中的丰富情感便会瞬间迸发,进而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自称"老饕"的宋代文学家苏轼,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为后人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同时还是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透过苏轼文学创作可发现,其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活化特征,各式各样普通食物都被他引入至自身文学创作中,且得到了尤为完美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