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78)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75)
耕读文化(2)
生态文化(1)
简评苏轼词
作者: 郎红星
关键词: 人生目标 豪放 欧阳修 简评 迷失 苏轼词 词作 精神
描述:苏轼把儒家用世之志与道家旷世之精神圆满融汇结合,困顿之中也未尝迷失彷徨地完成了自己人生目标与操守的任务。他的词作集中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旷达豪放的精神。苏轼曾受欧阳修等词作的影响,或也曾受到同期柳永等人的启发,而又独辟蹊跷径、自成一家。这创
论晁补之对苏轼词风的拓展
作者: 李朝军
关键词: 宗族亲情 伉俪深情 晁补之 苏轼词风 田园隐居词
描述:词学界普遍认为北宋著名词家晁补之是追步苏轼词风的,但缺乏应有的论证.晁补之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歌咏、桃源世界的构想、夫妻感情的抒发、宗族亲情的表达、自我心迹的剖露以及民歌修辞手法的移用,实现了其词在题材、内容上的较大突破,使词的抒情言志功能进一步扩大,思想性和时代感明显增强,从而充分体现了苏轼以诗为词的词体革新精神.这些方面连同其壮阔的景象、豪宕的激情共同构成了对苏轼词风的积极回响,其创作成就和词史地位由此可以得到确认和评定.
以诗为词与词之本色新辨
作者: 梁翠琴
关键词: 以诗为词 美感特质 词之本色
描述:"以诗为词"是苏轼重要的词学理念,该创作倾向的提出,成功开拓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境界,使之向"雅"文学地位靠拢。"以诗为词"虽然有力促进了词的雅化及其文学地位的提高,却一直深受"本色论派"质疑和批判。究其根本,"以诗为词"和"本色论派"其实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以诗为词"并没有剥离了词之本色,两家学派都体现了黜俗尚雅的审美观及提高词之地位的要求。
北宋文人朋友圈
作者:
关键词: 词作者 归去 首词 朋友圈 著名文学家 知府 苏轼 北宋文人
描述: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熏笼。此词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作于1078年初夏,主要抒发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这首词是他任徐州知府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知府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兼市长一职。
从《小山词》中解析晏几道的人生
作者: 王津
关键词: 《小山词》 以诗为词 豪放词风 欧阳修 晏几道 柳永 宋词 中国古代文学
描述:说到中国古代文学瑰宝,想必不少人都会想到唐诗宋词。宋词是从唐诗的辉煌中孕育的另一个辉煌,从宋初的模仿唐诗到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等人的开拓奠基,再到苏轼以诗为词开一代豪放词风,宋词的渊源、宋词的温婉、宋词的寻味,无不令人感慨万分。
上页 1 2 3 ... 17 18 19 ... 34 35 3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