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
按类别分组
- 文献(1024)
-
按栏目分组
- 历史文化(1024)
-
-
-
浅析苏轼词中的感伤之美
-
作者:
李晨曦
-
关键词:
美学
感伤
苏轼
-
描述:苏轼词历来被誉为“豪放词”代表作品,然而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志向抱负,其词中恰恰隐含着感伤之美。本文通过论述苏轼词中 的人生如梦感伤、生离死别感伤、政治抱负感伤、家园故土感伤等,展示出隐藏在词人豁达表面下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力图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苏轼。
-
二十一世纪以来韩国苏轼研究述略
-
作者:
李祥
-
关键词:
韩国
苏轼
研究
-
描述:二十一世纪以来,苏轼研究依然是韩国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自2000年到2019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介绍苏轼生平和阐释苏轼诗词的专著有18部,以苏轼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有105篇,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有106篇之多,涉及到苏轼的思想和生平,苏轼诗词的内容及风格,苏轼诗词的诗歌意象,朝鲜文人对苏轼的接受与传播,苏轼诗词与中朝文人作品比较研究等多个领域。现将这一时期韩国苏轼研究的情况作一大致介绍和说明,并对这一时期韩国的苏轼研究进行简单的述评和展望,以期给国内的苏轼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
北宋人物称呼探究——以苏轼为例
-
作者:
王沛轩
-
关键词:
人物称呼
苏轼
北宋
-
描述:北宋时期至帝制末期人物称呼系统未有巨大变化,人物称呼研究是探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苏轼这一著名历史人物所有称呼分析了北宋时期称呼构成的因素。由已知史料分析可知,大致可分为:姓、小名或小字、名、字、号、绰号、谥号。构成因素则为宗族、地理、官职、社会文化等。因此北宋人物称呼的探究有助于分析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实。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作者:
康佳琼
-
关键词:
思想
旷达
苏轼
-
描述: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沉重的打击之后,他豁达通透的胸怀释放了一切忧郁,即使沦落黄州,也能从风雨中窥见彩虹的光芒,但此刻他已荣辱不惊。“也无风雨也无晴”,寄妙理于空灵,淋淋尽致的体现了苏轼旷达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