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09)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49)
耕读文化(40)
社会生活(13)
生态文化(7)
意境独到 蕴意深长——苏轼诗二首赏析
作者: 王鸿远
关键词: 唐代诗人 理趣 宋诗 诗的意境 诗意盎然 宋代诗人 苏轼 诗歌艺术
描述:唐诗见超逸,宋诗多思理。唐代诗人创造了我国诗歌艺术的辉煌,宋代诗人继承唐诗艺术,又力辟新境以求诗歌艺术的发展,他们落笔致思辩,行文成理趣,精于诗的意境,拓展诗的蕴意,创造出了属于那个时代风格的诗歌艺术。在这方面,文学大家苏轼堪称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思理精辟而诗意盎然,意境独到而蕴意深长,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得到人们的一致肯定。
妙绝千古 正唯无言 ——苏轼《江城子》和元稹《离思·其四》比较探析
作者: 白玫
关键词: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元稹 苏轼 悼亡词 情感抒发
描述: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元稹《离思·其四》是广为传诵的两篇悼亡佳作。本文试从两篇悼亡佳作的情感抒发、创作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探析其形成的原因。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轼艺术创作中的佛道哲学
作者: 刘永军
关键词: 三教并存 佛教 《宋高僧传》 宋朝 艺术创作 历代皇帝 苏轼
描述:苏轼出生于仁宗盛治时期,当时的北宋,宗教发展相对繁荣。唐朝曾经一度禁佛,到了宋朝,朝廷开始重视宗教文化的发展,北宋时,儒、释、道三教并存。宋朝的历代皇帝虽以道教为国教,但对佛教依然采取了保护政策,佛教史书《宋高僧传》就成书于宋朝。
苏轼与元稹之悼亡诗比较研究
作者: 张鲁明
关键词: 元稹与苏轼 艺术风格 悼亡诗 意象差异
描述:悼亡诗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悼亡诗三大翘楚为苏轼、元稹和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处于清代,与苏轼元稹相隔的年代久远,而苏轼与元稹所在的年代虽然比较接近,但他们的基调与写作风格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基调、情感、悲源、隐喻和意象五个方面。
苏轼书论思想与现代设计的审美共通性
作者: 沈袁达
关键词: 关系 现代设计 审美共通性 苏轼书论 艺术美学
描述:苏轼作为北宋书坛的领军人物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巨擘,其不仅精通诗词与文赋,而且擅长书法与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多集中于他的题跋或散论中,观念自成体系、主旨明确,其中论理、论意、论法、论评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通过分析苏轼书论核心思想与现代设计审美的共通性,借此确立对古代艺术理论成果的关注,倡导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体系。
上页 1 2 3 ... 32 33 34 ... 60 61 6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