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州窑陶瓷器形与装饰艺术变化成因论析
-
作者:
刘菊芳
-
关键词:
器形
陶瓷
吉州窑
装饰艺术
变化成因
-
描述: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吉州窑陶瓷的器形与装饰艺术独树一帜,并对我国陶瓷艺术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其发展变化既受时代政治、文化、宗教及工艺的影响,更与世风民俗、时人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有关系,如初创期的越窑、洪州窑影响,发展期的单色釉瓷时尚和斗茶习俗需求,鼎盛期的南北工艺融合及大胆自主创新,衰落期的时代风尚变迁与景德镇窑崛起等,这都是吉州窑陶瓷器形与装饰艺术的变化成因。
-
韩愈诗歌的衰疾书写及其诗史意义
-
作者:
刘怀荣,陈岩琪
-
关键词:
衰疾书写
艺术探索
自我超越
身心体验
诗史意义
-
描述:继杜甫之后,韩愈进一步在诗歌创作中引入了自我衰疾体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对自己独特的身心体验做了细致的描摹,拓宽了传统诗歌的题材范围。在表现身心受损之痛苦和惊惧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他自我超越的心路历程。韩愈对这一新题材、新体验的探索,使诗歌在艺术表达方面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质。从诗歌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多重的突破意义,还对当时及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进乎技:中国艺术哲学实践论阐释的核心命题
-
作者:
韩经太
-
关键词:
艺术哲学
核心命题
进乎技
实践论阐释
-
描述:以老子"名""道"辩证的阐释哲学为起点,中国艺术哲学的实践论自觉,通过庄子"好道进技"的核心命题,以言说辩证和技艺阐扬的相互转换为契机,揭示出从技艺讲求内部自我超越的终极关怀方式。苏轼以"如手自用"和"技道两进"为"接着说"的话语标志,进而确立了艺术技巧化为生命本能的主体性理想。传承先贤由绝技入神而进境于技道合一美学理想的实践哲学精神,养成文学艺术家以其特有的精湛技艺来抒写人生社会的主体人格,是当代艺术哲学的创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