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聚大化悠然心会:陶渊明田园诗抒写范式的生命心语
-
作者:
张鹏飞
-
关键词:
抒写范式
陶渊明
田园诗
悠然心会
生命心语
灵聚大化
-
描述:陶渊明诗歌描摹的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山水园林、南亩躬耕、书琴吟咏、饮酒闲居等诸多田园意象似乎皆饱含着诗人的生命心语的真情表白。观乎陶诗虽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继了儒、道、释三教哲思的文化观照且蕴藉着孔、老、佛的学说兼修的思想特质,然则实质上却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达求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生命超越、辩证扬弃、性灵升华并建构了匠心独运的人生化、艺术化、审美化、愉悦化的"南山人格"模式的审美妙境。
-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与人生哲学
-
作者:
赵沛霖
-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人生意义
生活方式
生命价值
陶渊明
诗歌创作
-
描述: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和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追求是陶渊明热心于人生哲学探索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是否取得功名成就,而在于顺应自然,复归本性,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形而上的慰藉,达到精神的自由。而退隐与躬耕的结合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理想生活方式。揭示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把握其具体内涵和本质特征,并由此出发认识其为人和作品,将有助于陶渊明研究的深化。
-
陶渊明的隐仕抉择和生命意识研究
-
作者:
蔡芹,余轩宇
-
关键词:
《形影神》
生命意识
陶渊明
孟浩然
隐与仕
-
描述:陶渊明是公元四世纪后半期到五世纪初的诗人,他多次游走在官场与田园之间,从身份的几次转变可以看出陶渊明其心不定。选择入仕的时候他以"心远地自偏"的"超越"宽慰来自己,可他确实不适应官场;虽享受田园生活,可实际上为"家贫无由得"所困。最终他还是遵从了本心,选择归隐田园,但不管怎样在这一整个过程中他始终没有摆脱过对生与死的沉思,对生命意识的思考在陶渊明的人生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本论文主要探讨陶渊明隐与仕的抉择和他对生与死的思考。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6
17
1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