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7)
生态文化(2)
耕读文化(2)
江南地区传统农具秧马设计美学的若干思考
作者: 唐璐瑶
关键词: 江南地区 传统农具 秧马 设计美学
描述:秧马是旧中国时期江南地区的传统农具,被用于水稻的插秧及拔秧作业。时至今日秧马的出现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秧马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得到了苏轼、陆游等文学大家的美誉。现围绕秧马的设计美学展开相关探究。
宋初江南三书院的教育意涵与文化反思
作者: 李光生,魏秋洋
关键词: 家族 科举 教育 文化反思 孝义 江南三书院
描述:东佳书堂、华林书院与雷塘书院并称为江南三书院,在宋代教育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家族书院,三书院教育以家传孝义和期取青紫为双重使命,受到朝廷旌表和公卿名流题诗称颂。这既反映了宋初的政治文化生态,也透露出三书院名动天下的文化根源。家族经济的决定性、家族聚居及科举的两重性使三书院走向衰废成为一种必然。
嚼一嚼江南生活的味道
作者: 韩晓露
关键词: 生活 江南 幼儿园 陶渊明 味道 妈妈
描述:嚼一嚼江南生活的味道
诗一样的江南
作者: 郭津嵩
关键词: 江南丘陵 李白 孔雀东南飞 士大夫 苏轼
描述:“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江南不是我的故乡,但我却来到了江南。“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恒久的过程。先是还操着“洛阳音”的东晋士大夫们,一直到宋代的“南渡”诗人,前赴后继。他们来,为的是江南的和平和富庶,但到后来,更多的人,是冲着江南的诗意而来。有李白,他徘徊在六朝古迹和江南丘陵之间,尽管也还望着长安,最终却把生命留在了采石江边;有苏轼,他常常几个月不在任上,却总不能忘情于江南。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读吴歌新作兼评“江南学人文丛”
作者: 庄若江
关键词: 吴歌 人文 江南 古代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君王
描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读吴歌新作兼评“江南学人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