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宋代的“贬扬”思潮*
-
作者:
沈相辉
-
关键词:
扬雄
朱熹
士大夫
王安石
道统
苏轼
-
描述:宋代"贬扬"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是古文家、道学家、政治家合力的结果。宋初的贤、圣之分,已将扬雄从"圣人"降为"贤人";其后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古文家又认为扬雄"道不足",批评其艰深晦涩的模拟文风,是为宋代"贬扬"之滥觞。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家极端重道轻文,故在重建道统谱系时,深责扬雄仕莽之非,并全面否定其在儒学和文学上的地位,使"贬扬"达到高潮。南宋政治家们则将王安石"尊扬"视为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故因痛恨王安石而"贬扬",使政治伦理与品德操行成为评价士人的首要标准。这就意味着"贬扬"不仅涉及文章学术之评价,更关乎士人品节、国家兴衰等是非大义,对此后的士大夫心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从苏轼的礼物交换看北宋文人政治
-
作者:
廖定一
-
关键词:
士大夫
礼物交换
苏轼
北宋
-
描述:礼物交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之中。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北宋士大夫们恪守着重"礼"崇文的儒家规范,他们交往也正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透过苏轼丰富的礼物交换行为,不难发现北宋士大夫们通过礼物交换行为实现了广泛的群体交流与身份认同,而这一行为伴随着北宋政局的演变而呈现出不同特点,蕴含着北宋文人政治的内在逻辑。
-
三苏吏治官箴理念与传统士大夫道德自律文化
-
作者:
范忠信
-
关键词:
君子—士大夫
官箴
道德自律文化
三苏
-
描述:眉山一门三杰,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是传统中国"君子—士大夫"型模范人格的典型代表,苏氏父子在潜心于"君子"德行修炼的同时,都主张积极用世,虔诚践履"君子—士大夫"角色使命。他们力行孝悌忠信,争为百姓道德师表;守正气砺节操,直道事君,不阿权势;仁民爱物,兼善天下,不忘初心使命;守职尽责,奉公守法,终身鞠躬尽瘁;廉洁无私,崇俭尚朴,终身不为身谋。这些是三苏心目中仕宦者应当坚守的道德基准,也是他们心目中吏治或官箴理念的六大支柱。
-
苏辙:没有哥哥绚烂,却比哥哥温暖
-
作者:
最萌佛系少年,邱炯
-
关键词:
士大夫
绚烂
苏辙
才华横溢
苏轼
三苏
-
描述:苏辙,字子由,随父兄一同进京,与哥哥一起金榜题名。“三苏”文章一出,便引得“公卿士大夫争传之”,“一门三苏”已然成为大宋现象级国民“网红”!然而苏辙,是“三苏超级天团”里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个。苏辙是相当有才华的,不幸的是,他人生的每一步,前面都有一个才华横溢、光芒万丈的哥哥——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