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遗民的陶诗接受
-
作者:
邓富华
-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明代
接受
-
描述:清初民族矛盾十分尖锐,那些经历了改朝换代、山河易主的前朝遗民,对陶渊明更能在身世遭际上形成共鸣。陶渊明"不事二姓"的气节继续得到明遗民的效仿,由此也形成了集陶、和陶、效陶的高潮。集陶诗在明末清初十分盛行,尤其是在遗民群体中,多有以集陶来寄慨,由此也掀起了集陶诗的高潮。"和陶"是遗民诗人表明自己气节人格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在明遗民中,方以智的和陶诗很有代表性。王夫之论陶诗,并不像其他遗民一味地从"不事二姓"的立场去解读,而是从风雅与"俗"的观念去阐释,并提出对陶诗的批评,并指出其流弊,这是他的独特之处。这些方面在陶诗学发展史上也是值得重视的。
-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作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
关键词:
中国
明代
行草
-
描述:文征明,初名璧(亦作壁),字征明,以字行,更字征仲,别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书画,为明代艺坛宗师。擅小楷、行书。楷书宗钟繇、二王,行书师法智永、集王《圣教序》、苏轼、赵孟俯,大字仿黄庭坚。《草书千字文》,纵二十六厘米,横约二百厘米,用笔精到而萧散流畅,又不失草书之磅薄,是其传世中的优秀作品。
-
天下墨宝 明代行书
-
作者:
吉林文史出版社编
-
关键词:
中国
明代
行书
法帖
-
描述: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本书特将文徵明手
-
天下墨宝
-
作者:
吉林文史出版社编
-
关键词:
楷书
中国
明代
法帖
-
描述: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