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49)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49)
苏轼和与谢芜村的石头——世界文学与绘画的一个共鸣场域
作者: 郝岚
关键词: 与谢芜村 大快朵颐 文学与绘画 创作主题 后世文人 苏轼
描述:二○二○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画册《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卷把玩,细细观赏,令人颇有"大快朵颐"之感。苏轼不仅是中国后世文人和书画家们的创作主题,也非常明显地影响了日本的诗、书、画领域。我这里要说的,仅仅是苏轼诗文和画作中的石头
北宋文人朋友圈
作者:
关键词: 词作者 归去 首词 朋友圈 著名文学家 知府 苏轼 北宋文人
描述: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熏笼。此词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作于1078年初夏,主要抒发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这首词是他任徐州知府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知府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兼市长一职。
文人画中的汉字性:以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为例
作者: 匡景鹏
关键词: 汉字性 语图融汇 汉字符号学 文人画
描述:"何谓文人画"一直是艺术史上非常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画家和学者们大都在历史框架内考察文人画的内涵与外延,然而却很难达成共识,这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理想形态与历史真实存有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个富有争议的话题,那就是不再关注其本体论特征,而是用汉字符号学的方法考掘其构意法则。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元素,汉字性是生成文人画的重要机制。汉字性根本特征就是语图融汇,文人画内容面的意符性特征和表达面的笔墨性特征都具有汉字性的本质特征。
文人画的“诗性”与诗意空间营造
作者: 冯健
关键词: 诗性 绘画作品 古代画论 古代绘画 吴道子 诗意空间 文人画
描述:一、古代画论中"诗"与"画"的关系古代绘画理论中不乏对"诗"与"画"关系的阐述。[1-3]将这些理论摘取出来进行综合分析,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将画家的作品与画家兼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主要是针对唐代著名诗人兼画家王维的绘画作品与同时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比较。如《宣和画谱》中所说"维所画不下吴道玄也……观其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由是知维之画出于天性,不必以画拘,盖生而知之者。"另外,苏轼也曾专门写诗比较过王维和吴道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学实录
作者: 季春香
关键词: 教学实录 诗文 生命个体 互读 文坛领袖 文人风骨 韩愈 诗学
描述:一、导入师: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先,诗文气势磅礴。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声名塞天"。作为生命个体,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他就是韩愈。今天,我们就走近韩愈,一起来感受他的文人风骨。二、字正腔圆地读师:同学们,学诗学词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生:读。师:读的确是学诗学词最朴素最有效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同桌间字正腔圆地互读,并纠正错音。(生互读,并纠正错音。)师:第一组的同学,你们有读错的字词吗?
上页 1 2 3 ... 16 17 18 ... 28 29 3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