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335)
立足文化自觉 提升文化品位——对“苏轼徐州诗词作品研读”的教学思考
作者: 胡晓虹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品位 教学思考
描述:"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理念。该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行之以真实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动态高效地处理语文教材,辅之以当地丰赡的文化资源,是提高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之情,实现深度学习及提高师生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
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课堂教学探究
作者: 张叶叶
关键词: 定风波 《定风波》 教学探究
描述:一提到大诗人苏轼,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关键词便浮现了出来—"豪放派""豁达""乐观"。这些常识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就能够倒背如流了,然而在高中文本教学中,学会"为什么"比"是什么"来得更重要。如何通过文本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苏轼在遣词造句和蕴神怀意中浸润的豁达情怀,品味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境,尝试接近苏轼的生命状态和人生情怀,则是课堂的关键。《定风波》是一首典型的苏轼的词作,苏轼通过沙湖道中遇雨这样一件小事,书写自己的旷达
在《水调歌头》教学中看苏轼的人生情怀
作者: 霍敏达
关键词: 水调歌头教学 人生态度 苏轼
描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歌赋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要求教师不能对古诗文的教学掉以轻心,应对重点篇目有非常详尽的了解。比如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要比较熟悉,在作者生活的大背景下看作者作此篇文章时的心理感受,同时又要融会贯通,看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内涵。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跌宕坎坷,他经历种种污蔑却对生活仍然抱有真情和热爱,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作品中常有体现。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在此本文将以苏轼的这篇词为例,从中探析苏轼的人生情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陶渊明作品选篇研究
作者: 李彩云
关键词: 教学建议 选篇特点 意义 陶渊明
描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陶渊明作品选篇研究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归园田居》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第一课时
作者: 薛冰洋
关键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教学案
描述: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归园田居》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第一课时
上页 1 2 3 ... 9 10 11 ... 65 66 6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