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寅恪、朱自清学术互动论略 ——以1936年退稿事件为中心
- 作者: 孙羽津
- 关键词: 陈寅恪 古文家 互动论 唐代小说 《朱自清全集》 传奇小说 朱自清
- 描述:陈寅恪与朱自清之间的学术互动,是现代学术史上鲜为人知而又耐人寻味的生动案例,集中体现于《韩愈与唐代小说》一文从退稿到刊用长达十余年的曲折历程之中。陈寅恪的撰述宗旨,不止于文学史考证,而是以西学之道,还治西化迷思,为韩愈古文及其儒道正名,以述学姿态回应时代思潮,参与文化重建。朱自清对陈文态度的变化,与他调和新旧的思想趋向密不可分。在渐行渐近的道路上,陈、朱更加注重揭示传统相对于现代的种种价值,将学术理念落实为话语实践,这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历程中颇具典范意义。
- 小说的“气息”(对谈) ——关于《前赤壁赋》的对话
- 作者: 陈培浩,王威廉,于德北
-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小说观 《前赤壁赋》
- 描述:1陈培浩:循例,我们从本期的主题作品谈起。《前赤壁赋》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题目,因为苏轼的《前赤壁赋》太著名了!它简直是中国中年人普遍心灵历程的一次集中抒发,是什么样的作品会以之为题呢?相信不仅是我,绝大部分读者都有此疑惑。当我开始阅读这篇小说时,困惑就更大了,因为这篇小说开篇,从风格或所谓调性来说,跟苏轼的《前赤壁赋》并不搭。苏轼的《前赤壁赋》是隐逸,是山林,是清风明月,是潇洒旷达,是参悟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