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64)
夏目漱石作品系列
作者: (日)夏目漱石著;陈德文译
关键词: 近代 中篇小说 日本
描述:《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写“我”--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作品着重描写了山村中的人和景物,其间穿插着大量“我”关于艺术论和美学观的独白,并比较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些独白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即“非人情”。所谓“非人情”是一种超越道德或人情的境界,是超脱世俗的出世境地,也是一种艺术审美观。比如作品中的“我”认为陶渊明的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便深得“非人情”三昧。因此,《草枕》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部夏目漱
陶渊明
作者: 陈杰敏著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描述:长篇历史小说《陶渊明》塑造了集“情痴、剑侠、酒圣”于一身的大诗人陶渊明的文学形象,展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备的正义良知、洁身自爱、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追求自由,探求救世之道,致力于民生政治的优良传统。故事曲折,起伏较大,矛盾设置合情合理,悬念不断,情节引人入胜。突出“桃源梦”所揭示的没有战争、和睦相处、公平公正、世道清明、政治清廉、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
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作者: 颜廷瑞著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中国 当代
描述:逝者如斯,舒心畅意的奢风侈雨,送走了大宋王朝近百年的辉煌。危墙之下岂有安逸,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振兴图强之路,年轻皇帝赵顼更是壮怀激烈,立誓要变革图新,建下不朽功勋。于是,王安石在皇帝赵顼的支持下,以霹雳手段和他的九项变法措施,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这一声势迅猛的变革,震撼了沉醉于“百年无事”的朝廷、因循故习的百官,冲击着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旧制陈法,唤醒了衰飒的民心。但在新法的推行过程中,随着“缺失”的出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三个“大归相同、操术各异”的挚友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政争,以至水火不容。公心私情,相亲相抵,荣辱升迁,悲欢离合,展示了一代名臣奇才特异的人格和社会大变革中扑朔迷离的复杂因由。作者以雅丽脱俗的文字,生动再现了那段风云跌宕的历史,并以变法为主线,贯穿了大宋王朝的典章制度、风俗人情、诗词歌赋、戎马纷争,再塑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政客、文人形象,读来心潮澎湃,有身临其境之感。
远看成岭侧成峰——由宋人笔记小说三种来看苏氏昆仲
作者: 夏雨婕
关键词: 北宋笔记小说 苏辙 苏轼 棠棣之情
描述:宋时笔记小说颇为流行,其中多有记载当时的名人轶事。苏轼和苏辙作为北宋一世颇为瞩目的英才,其事迹除却正史,也被许多宋人笔记小说记录,其中尤以《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萍洲可谈》以及《老学庵笔记》这三种笔记小说最为详细。本文就以这三部小说为据,对苏轼与苏辙二人在才学、性格和兄弟之情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作家時刻·李修文
作者: 李修文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李修文
描述:作家時刻·李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