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贺父讳问题之礼法及流俗考——以韩愈〈讳辩〉及唐代嫌名律为中心
- 作者:
- 关键词: 李贺 讳辩 嫌名 韩愈 避讳学
- 描述:避嫌名即避諱同音或近音字。本文從李賀父諱問題切入,指出唐代避嫌名風俗源自「周人以諱事神亦惡夫音之斥」及《禮記》「聞名心瞿」傳統,字形差異無法解決音韻所產生的情感反應。唐人按禮、律及臨文不諱原則,在不必宣之於口的文書可不避同音字,但對於幾乎無法避免以言語提及的地名、職稱、科名,已普遍避嫌名。唐人甚忌諱官銜、科名犯嫌名,原因是這會導致「吏人不得表其官稱」。面對觸諱應否去職問題,常見方法是臣子因風俗請辭,朝廷視乎情況作決定|未見要求朝廷不避風俗忌諱並堅持就任之例。這是韓愈為李賀父諱問題申辯觸發爭議的根本原因─也反映當經、律無法解決某些問題(如:聞名心瞿)時,唐人如何按風俗的不成文之禮,判定讀書人的道德對錯。
- 傅尧俞生平与著述考
- 作者: 裴登峰
- 关键词: 秦观 草堂集 傅尧俞 苏轼诗 言简意明 《全宋文》 名臣 《全宋诗》
- 描述:傅尧俞是北宋名臣,为官三十年,很有政绩。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与当时许多文学名士如苏轼、秦观、黄庭坚等多有交往。其所为诗,状物态、叙人情,语言质朴,风格平淡、自然。其以奏疏为主的时政文章,往往切中时弊,说理透辟,言简意明。尧俞著述有《傅尧俞集》(《傅献简集》《草堂集》)、《傅公嘉话》(《傅献简佳话》)、《傅尧俞奏议》(《傅献简奏议》)等,皆已散佚。傅氏后人、清代傅以礼辑有《傅献简公奏议》四卷,另有卷首、卷末各一卷,卷末收有《草堂集》和《嘉话》佚文。本文辑补《全宋文》漏收傅尧俞文6篇,言论28条,详考其作年、背景。《全宋诗》所收傅尧俞《诗一首》,实乃苏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