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 “千万孤独”的行者柳宗元 (下)
-
作者:
吴同和
-
关键词:
刘禹锡
与友人论为文书
中唐时期
文学思想
诗歌选本
诗文作品
柳宗元
元明清时期
-
描述: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曰:“……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扬雄没而《法言》大兴,马迁生而《史记》未振。”柳宗元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文作品,为世人接受的旅程同样曲折漫长。中唐时期,柳宗元接受仅限于刘禹锡、韩愈等“朋友圈”,晚唐时期,更是出现了少有的寂寞。至宋,才形成柳宗元接受史上第一个高潮。元明清时期,出现起伏之态。有一个史实,很有说服力:柳宗元一生,创作各类诗歌164首。检索古今各种诗歌选本,却惊奇发现,柳诗入列者少之又少。
-
画画就像在超市里买鞋
-
作者:
陈厚朴
-
关键词:
王宏剑
《金匮要略》
五石散
张仲景
书法家
甘澜水
伤寒论
油画作品
香格里拉
-
描述:当北宋词坛流行"春"光,流行绮罗香泽、绸缪宛转的时候,苏轼突然非常男人地站出来,填了一首异常清新的豪放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才有了后来的辛弃疾、陆游和陈亮等词人。艺术道路有千千万万条,每个人都要自己做出决定。借用一句禅语来说,在没有任何"鞋"的概念的前提下,佛才出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时候,画画就像在超市里买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你就得回到草鞋时代;还不行的话,就回到光脚时代。这就是另辟蹊径,就是艺术的创新。——题记
-
尽心学术创造 画写精神品格——知名画家卢东
-
作者:
上官爵文
-
关键词:
技法体系
水墨画
绘画艺术
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教师
精神品格
-
描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苏轼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句,千古流传,意在表明秋冬之季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这是其他季节无法比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冬景色。同样的题材和景象,当代知名画家卢东也有精彩描绘。钟爱荷花二十年化古为新今高洁20多年来,卢东在其画作中对自己钟爱的荷花题材进行了深入的审美挖掘和文化性表现,以独特的学术创造力和扎实的笔墨功夫,不惟描绘了荷
-
展览
-
作者:
-
关键词:
黄宾虹
中国水墨艺术
中国花鸟画
齐白石
绘画作品
北京画院
故宫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
描述: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开幕时间:2020年9月1日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展览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胜事传说夸友朋"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他所身处的时代;第二单元"苏子作诗如见画"通过苏轼和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以及后世画家根据苏轼诗文作品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苏轼的文学造诣;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通过苏轼师法的前人作品
-
苏轼文学创作中的饮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
-
作者:
陈婵娟
-
关键词:
诗词文赋
苏轼文学
文学作品
美食家
古代文人
中国饮食文化
文学创作
环境的影响
-
描述:文人总是拥有着细腻且丰富的情感,古代文人更是如此。因为古代文人情感的丰富性及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对生活周遭形成某种触动,或是某些见闻调动起他们的敏感神经后,潜藏于他们心中的丰富情感便会瞬间迸发,进而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自称"老饕"的宋代文学家苏轼,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为后人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同时还是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透过苏轼文学创作可发现,其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活化特征,各式各样普通食物都被他引入至自身文学创作中,且得到了尤为完美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