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06)
耕读文化(2)
生态文化(2)
社会生活(1)
苏轼的画学观与《枯木怪石图》、墨竹
作者: 楚默
关键词: 《枯木怪石图》 文与可
描述:传世的东坡画作梳理苏东坡是诗、书、画兼擅的大家,其绘画风貌,宋邓椿在《画继·轩冕才贤》中作了如下概括: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盘郁也。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或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耶"。虽文与可自谓吾墨
黄庭坚诗序研究
作者: 张力丹
关键词: 诗序 以文为诗 黄庭坚
描述:中国自古就有为诗歌作序的传统,或诗人自己作序,或他人代为作序。唐宋时期,诗序发展繁荣,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黄庭坚等。黄庭坚的诗序作品数量多于同时期大部分诗人,质量也属上乘,可分为纪实类、品评类、感怀类三种类型。这些诗序既记录诗人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又反映出诗人的文学观点、创作理论,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值得学界予以关注研究。
正月初五习俗:“送穷”“迎财神”
作者: 卢焱
关键词: 小商贩 春节期间 文财神
描述:正月初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宋代苏轼有"泛泛东风被破五"句。明谢肇《五杂俎》谓"闽中俗不除粪土,至初五日,辇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宝’"。清中期以后,初五逐渐被重视:北京风俗,初五以内不得以生米、生面下锅,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规矩方破;山西解州"正月五日,缚纸妇人,夤夜出之街衢",叫作"送穷";山西冀州正月初五一早起床,剪
韩愈《送穷文》中的“五鬼”分析
作者: 吴元嘉
关键词: 五鬼 《送穷文》 韩愈
描述:韩愈《送穷文》中的五鬼乃针对人生命真实道理与独立进行论述,先从宏观视角下人之总体性(智),后分别从人作为个体其面对自身时之学(学),既为人智慧之所本,又由学有所成而用世,逐步推扩于外(文),以至于自我面对人类生命时之立命(命),并终极于致道落实之具体切实之方向及成果(交)。韩愈没有从庞大困难之事与超越人性幅度之外的道理作为人格生命致道之目标,反而从人与人关系中至为切近一般之关系而讨论,并始终不离人性之范围,使道不远人,为人人可行。
东坡的蜕变——解读苏轼在黄州的诗文
作者: 魏娅琼
关键词: 蜕变 黄州 群文阅读 苏轼
描述:群文阅读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习任务群和语文教学实践的共同产物,本文将基于"学习任务群",以苏轼在黄州的诗文为例来探究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上页 1 2 3 ... 7 8 9 ... 41 42 4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