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8)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8)
当苏轼遭遇赵孟頫 ——闲话苏轼书法在元代的接受
作者: 蔡显良
关键词: 苏轼 接受 赵孟頫
描述:苏轼的"尚意"书法尽管遭到赵孟頫复古思潮的冲击,元代未能延续南宋习苏热情,但二人借径魏晋古法以开生面之路并无二致。浓缩元代文人生存理想的赵孟頫,表面光鲜无比,实则如履薄冰,于是赵孟頫书法便无法像苏轼那样抒发个性,只能高举力矫宋书之弊和崇尚书圣王羲之的旗号,来成就自己的艺术人生。苏轼即便一世豪杰,也不得不在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面前做出让步。元人推崇并学习苏轼诗词文章,尽管书法少人临习,亦有一些非议,但总体上对其书法的评价多持褒奖态度,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苏轼的忠义形象到了元代有增无减,在"以人论书"思想驱动下,苏轼的人格魅力在元人对其书法的认识上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浅谈文人画与元代社会的联系与影响
作者: 宋寅帅
关键词: 元代 文人画 赵孟頫
描述:自苏轼提出文人艺术的绘画思想后,文人画这一绘画形式逐渐发展起来,得到后世文人的普遍接受。因为受元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殊性的影响,元代文人的地位相当低下。但元代统治者也逐渐吸收了汉人独有的艺术风气,文人画得以发展。元代不像北宋,对绘画、书法、诗歌平行发展,他们更专注于绘画的原创性。元代文人画的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便是赵孟頫,他的绘画与书法造诣,在元代社会的艺术地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蜀体”名义考——朝鲜后期何以称“赵孟頫体”为“蜀体”
作者: 金炳基
关键词: 蜀体 赵孟頫体 朝鲜书艺 苏轼
描述:韩国书法史研究者认为:"赵孟頫体"在高丽末期被传入到朝鲜,此后至朝鲜时代中期二百余年,一直风靡于朝鲜书坛。但到了朝鲜后期一六〇〇年代,朝鲜出现了将"赵孟頫体"称为"蜀体"的现象。本稿首先列举考察了五人的主张,试探究为何不同于中国或日本,唯独在朝鲜将"赵孟頫体"称为"蜀体"的理由,而后提出笔者的见解。本文可以为更好地掌握"赵孟頫体"在朝鲜的流行趋势做出贡献。
苏轼与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图式比较研究
作者: 聂涛
关键词: 枯木竹石图式 比较研究 苏轼 赵孟頫
描述:本文从枯木竹石图式的画面痕迹、发展历史及精神内涵的角度,对苏轼与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图式展开比较研究,认为苏轼是该图式正式形成的初创者,而赵孟頫将该图式推至成熟;在该图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苏轼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理论层面,而赵孟頫则理论与实践兼有;在精神内涵的表达方面,苏轼传达的主要是其志道之志,赵孟頫还蕴含着对现实境遇的复杂心情。二人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该图式的发展,丰富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赵孟頫 《陶渊明五言诗页》
作者:
关键词: 五言诗 陶渊明 赵孟頫
描述:赵孟頫 《陶渊明五言诗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