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读
-
作者:
李星亮
-
关键词:
《前赤壁赋》
现象学
-
描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以现象学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理论的引介迈入了新的阶段。西方现象学强调回归事实本质,还原事实原本面貌。在古代文学赏析过程中,通过现象学带有浓郁人文主体直观意象特征的描述,可以在自然、艺术间建立亲密关系,为文学评论提供新的着眼点。因此,在《前赤壁赋》教学中,以现象学理论为依托,着重鉴赏水与月景色,揣摩意境,体会水与月的哲理就变得至关重要。《前赤壁赋》一般指苏轼所做的《赤壁赋》,为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课文。
-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学自然观——以苏轼《赤壁赋》为例
-
作者:
孟雯
-
关键词:
自然观
苏轼
《赤壁赋》
-
描述:诗学自然观是中国古代诗学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了中国诗学的最高审美。古诗词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古诗词诗学自然观的学习是有必要的。苏轼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和诗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作品就是诗学自然观的最好范本。《赤壁赋》是苏轼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本文主要通过探析苏轼《赤壁赋》创作原因动机和形式风格的自然,展现我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观。
-
虚而遨游
-
作者:
张宗子
-
关键词:
遨游
三年
夜游
苏过
黄州
前后《赤壁赋》
赤壁
苏轼
-
描述:自元丰三年二月至元丰七年四月初,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这期间,赤壁是他经常游览的地方,见诸诗文的就有四次。前三次是夜游。第一次在元丰三年八月,是和儿子苏过两人划着小船去的。其后两次,分别在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是带着朋友去的。后两次夜游的结果,便是著名的赤壁怀古词和前后《赤壁赋》。第四次仍在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他生日,当天,朋友们特地安排在赤壁之下为他置酒庆祝。
-
苏轼的赤壁情怀
-
作者:
张敏
-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州时期
《后赤壁赋》
-
描述:发生在赤壁的那场江河大战在人们心头久久挥之不去,那些英雄人物则时常凝缩成为一个"怀古"的标签被谈论起,800多年之后,长江上响起了这样一句辞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夏口"即今天的武昌,"武昌"则是今天的鄂州,这句辞赋出自《赤壁赋》,作者是被王安石认为"几百年如此人物"的文人苏轼。当时他被贬黄州,泛游长江之时,将历史上"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刻画到了黄州。黄州的赤壁因为苏轼被称为"文赤壁",与三国的古赤壁战场"武赤壁"相呼应(关于黄州赤壁前文已有解读,此处不再赘述)。
上页
1
2
3
...
5
6
7
...
22
23
2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