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78)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75)
耕读文化(2)
生态文化(1)
试论乌台诗案对苏轼词学观的影响
作者: 罗芮
关键词: 词学观 乌台诗案 苏轼
描述: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遭遇的一次重大挫折,对其词学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苏轼的作品及笔记入手,分析乌台诗案对苏轼词学观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有意识地提高词体的地位,自觉的用词体来陶写情性,自主的延续词风的开拓意识。
浅论苏轼对传统婉约词题材内容的扩大与革新
作者: 任爱军
关键词: 政治 友情 婉约词 题材内容 人生 苏轼
描述:文章在对宋代大文豪苏轼婉约词的鉴赏分析中,独辟蹊径,发掘苏轼词婉约风格词的题材内容,抽取分析、研究鉴赏出苏轼对宋代婉约词派的贡献——拓宽了婉约词的题材内容,从而提升了传统婉约词的旧有格调,提高了婉约词的品位。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借生动具体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格调,抒写政治情怀;在吊古伤今中,蕴含着作者深广的人生感慨和忧患;借婉约之笔抒写真挚友情。
不滞于物:宋代咏物词的物象空间与意蕴空间
作者: 宋学达
关键词: 辛弃疾 姜夔 文本空间 周邦彦 咏物词 苏轼
描述:咏物是宋词的重要题材,张炎总结咏物词之最高艺术境界为"不留滞于物"。凡臻于这一境界的咏物词作,皆于描摹物象之外寄托着更深的意蕴,形成物象层与意蕴层相互叠映的多重文本空间结构。苏轼的"人格化"咏物,是于咏物词中打造多重结构文本空间之滥觞。周邦彦借咏物词抒发身世之感,并创造出"勾勒"手法,使咏物词的多重文本空间结构更加分明。南宋咏物词则继承了北宋的艺术资源,并继续深化多重文本空间结构的艺术造诣。辛弃疾创作咏物词,能够娴熟运用周邦彦的"勾勒"手法,而姜夔将物象空间转化为意象空间,转换了所咏之物与意蕴寄托的虚实关系,从而达到"不留滞于物"的最高境界。
风格标记理论下苏轼词作英译的词风翻译策略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作者: 苏越阳,薛芬,尹邦迪
关键词: 词风 风格标记理论 许渊冲 苏轼
描述:宋词是我国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而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选取苏轼不同风格词作,以许渊冲的英文译本为例,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出发,分析译者对于苏轼词作的考量及在不同词作风格下翻译策略与技巧的具体应用,学习译者如何实现词作风格的再现,从而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的互通性和差异性。
略论稼轩词中的魏晋典故
作者: 姜彦章
关键词: 魏晋风度 魏晋典故 原因 稼轩词
描述:略论稼轩词中的魏晋典故
上页 1 2 3 ... 25 26 27 ... 34 35 3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