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苏轼的词文创作浅谈他的女性观
-
作者:
申灿灿
-
关键词:
苏轼词文
女性观
女性态度
女性形象
-
描述:作为思想意识的女性观,其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着。作为一代文豪的苏轼,对于女性的看法,既包含着当时社会知识分子普遍的观念,也有着其独特的观念;大体上来说,苏轼对于女性是有着一定的尊重、欣赏与依赖的,这在他的词文创作中有所体现,其女性观也是相对进步的。
-
成人高校古代诗歌课堂中的元丰五年:解读苏轼的最佳时间点
-
作者:
耿倩
-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课堂教学
东坡词作
-
描述:面对成人高校课时有限和学生基础不一的客观条件,在针对如苏轼这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教学时,不能仅停留在只解读教材上提供的几首经典作品,更需要在教学中从点入手,牵线立面,搭建出一个立体的、即使身处现代我们依然可以进入的历史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带领学生来到这些历史人物眼前,将文章还于作者之手、浸润于时代之中,让学生尽可能在文本阅读之上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启发,进而形成发自内心的自信与自豪,并最终将其继续传递下去。
-
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
-
作者:
陈莹
-
关键词:
人格精神
审美表达
词境
宋词雅化
心性
-
描述:宋词雅化以心性涵养为根本动因,是士大夫人格精神与审美精神融会交通的自觉艺术实践。宋人雅词所锤炼的审美意境,实质是宋代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凝练,也是宋代士人将道德教化自觉引入词学审美的创作表现。较有代表性者有欧阳修"清风明月"词境对"与物之情"的转化,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境对"自适之适"精神境界的升华,和黄庭坚"断虹霁雨"对"光风霁月"人格气象的参证。在词境的雅化过程中,心性哲学观念与宋词达成了一种理念上的同构,证明了宋型审美精神是建立在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哲学层面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