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93)
未经体验的生活不是诗歌 ——《插秧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作者: 刘祥
关键词: 插秧歌 《插秧歌》 杨万里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描述:【文本课程定位】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在第二单元的"导语"以及"学习提示"中,两首诗歌的主题被预设为"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缺乏对该主题的正面描绘,且字里行间隐藏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老之已至、生活困顿、理想破灭的苍凉。
短讯
作者:
关键词: 日本浮世绘 故宫博物院 木版年画 信息艺术设计
描述: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时间:2020年9月1日—10月30日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建成600周年之际的特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将于9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故宫历史上首次举办苏轼书画特展。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大陆苏轼墨迹最为集中的收藏单位,同时还藏有部分重要的苏轼师友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苏轼影响和能够反映其艺术思想的相关艺术作品。
论古代文学情感化思维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
作者: 韩姣,陈辰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情感化思维 创新融合 古代文学
描述:古代文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与影响力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论文以北宋文坛的突出代表、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前赤壁赋》为例,分析探讨了古代文学中情感化思维所诠释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服装设计艺术是形象思维与情感思维的结合表现,通过审美思维的中介,中国古代文学中体现出的情感思维内核和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融合,对现代服装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色彩设计教学的影响
作者: 李娟娟,韩愈
关键词: 教学 三原色 荷兰风格派 现代色彩设计
描述:文章从荷兰风格派在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内涵和影响力出发,通过分析其具有代表性思想的两位艺术家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德的设计内涵,从生活中色彩的实际应用出发,从广义的角度上去探究荷兰风格派在"社会与人和谐一致"主题下的新机遇和新应用,了解风格派的色彩设计,从而进行教学创新,使学生学会色彩表达。
“三思”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归去来兮辞》一课的设疑追问为例
作者: 赵响梅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设疑追问 教学设计
描述:“三思”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归去来兮辞》一课的设疑追问为例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7 18 1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