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宋代詞手秦觀用典的詩性格調
-
作者:
孫虹
-
关键词:
詩性格調
秦觀
詞手
故實
-
描述:本文以張炎《詞源》爲重要參照,結合其曾祖張鎡《仕學規範》的詩學理論,通過秦觀詞的用典例證,對李清照"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進行了重新評判;認爲"少故實"不合秦詞實際,也與宋人基本認知相左。秦觀是在江西詩風盛行一時的文化語境下,採用以詞爲體,以詩爲用的創作策略,與黄庭堅從不同側面助力蘇軾"以詩爲詞"的創新轉型。正因爲舆蘇門詞作詩性格調的一致,秦詞舆柳詞貌似而神非,獲得了蘇門的總體肯定。
-
論宋僧居簡《大雅堂詩》及其文化意義
-
作者:
張碩
-
关键词:
大雅堂
杜子美
《大雅堂詩》
-
描述:蘇軾所謂"杜甫似司馬遷"和黄庭堅的《大雅堂記》,在兩宋引發了文人的熱議,是宋代杜詩接受史上兩個非常著名的詩學公案。對於"杜甫似司馬遷",宋代文人力圖爲這個比譬作出合理的解釋。對於《大雅堂記》,宋人争論的焦點有兩個:一是山谷推崇的杜甫"兩川夔峽諸詩"(又稱"夔州詩"),二是山谷主張的"無意於文"。這些討論思路不一,方法不同,有品評、有類比、有釋證,彰顯了宋人闡釋的多元視角和理性主義。
-
曾鞏生平若干問題辨正
-
作者:
李貴
-
关键词:
省試作品
烏臺詩案
曾鞏
《唐論》
世代聯姻
-
描述:東英壽發現的歐陽修書簡,朱剛對南宋婺州刻本《三蘇先生文粹》的考證以及對"烏臺詩案"不同版本文字的最新辨析等,對瞭解、研究曾鞏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均具價值。結合未經利用的新材料、鮮受關注的舊材料和版本比勘的新發現,可推斷曾鞏《唐論》當作於慶曆六年春末至次年八月之間;確定嘉祐二年省試曾鞏的詩、論、策等作品、賦題,以及殿試題目和細節;揭示"烏臺詩案"中,蘇軾熙寧五年所寄曾鞏書係由曾鞏本人上繳御史臺而成爲罪證,處罰結果令曾鞏的處世態度發生轉變;補充論證曾鞏家族與朱京家族屬於世代聯姻,他們與王無咎家族形成交錯聯姻的關係網絡。
-
走進“錢學”——錢鍾書與陳寅恪學術交集之意義
-
作者:
王水照
-
关键词:
詩史互證
錢鍾書
陳寅恪
文學本位
打通
-
描述:作爲《錢鍾書的學術人生》一書序言,介紹了成書緣起、内容結構和寫作求真宗旨,討論"錢學"研究中資料使用和有無體系兩大疑點。尤以論韋莊《秦婦吟》、論牛李黨爭、論楊貴妃入宫、論韓愈、論杜詩"欲往城南望城北"句五个例證説明錢鍾書、陳寅恪兩先生學術交集及其意義,指出錢氏的"打通"與陳氏的"詩史互證"的不同,闡述錢氏堅持以文學爲本位,堅持文學—文化—文學的學術理路。這是貫穿他全部著作的一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