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
按类别分组
- 文献(1024)
-
按栏目分组
- 历史文化(1024)
-
-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图释与思考
-
作者:
芮文浩
-
关键词:
插图
语文
猎鹰
苏轼
-
描述: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意境雄浑,词风豪放,深受古今读者喜爱。该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在编纂时,教材积极探索如何用直观的图像阐释诗词,人教版和现行部编本语文教材为"左牵黄,右擎苍"配了插图,两图均将猎鹰置于人的肩头,这显然有违"擎"之本义,而且插图中猎鹰所处位置与苏轼原词的表述相悖,也与文献所载的猎鹰使用情形不符。现行教材中的"密州出猎"插图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有亟待完善的必要,以便更好地供初中生学习。
-
谈苏轼词的艺术风格评论
-
作者:
杨玉芝
-
关键词:
宋词文化
风格
苏轼
-
描述:宋词文化当首推苏轼。他的一生漂忽起伏、大起大落、历尽艰险。也正是这种特殊的经历才使它打破了文学创作的清规戒律,形成独树一帜的豪放风格。苏轼一生胸怀旷达、坦荡。这种性格对其词的风格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苏轼诗文里的人生智慧
-
作者:
朱文敏
-
关键词:
智慧
人生
苏轼诗文
-
描述:《汉书·艺文志》曾明确指出:“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歌能够表现一个人的心声,能反映一个人生活状态和处世态度,能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但是,在苏轼之前,唐宋词人的作品多为抒情诗词,主要抒写男女恋情、羁旅乡情和生活闲情,极少有抒发自身志向的作品。苏轼却有所不同,他的诗文多为言志抒情类诗词,且在诗词当中进一步描绘了其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感悟,而作为平凡之人,我们亦能从苏轼的诗文中悟出一些人生的智慧。
-
论苏轼与王之涣绝句中的敬畏与气魄
-
作者:
李雪佳
-
关键词:
王之涣
苏轼
敬畏
-
描述:哲理绝句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人格,阅读时更应关注更深刻的生命体验,给学习和生活以启发.《题西林壁》与《登鹳雀楼》皆是写景的哲理性绝句,《题西林壁》中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更为宽阔,《登鹳雀楼》中作者面对困难依旧满怀积极态度的精神展露无遗.本文将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探究其诗词中蕴含敢于面对生活、勇于挑战自我的气魄以及对生活、生命的敬畏
-
再探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意象
-
作者:
刘皓琳
-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明月
苏轼
-
描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脍炙人口,是咏月怀人的佳作,词人的乐观旷达和对弟弟真挚的情感皆令人动容。再读《水调歌头》时,笔者发现词中不仅有真挚的情感,还包含了苏轼对于宇宙的思索、对于自然的欣赏和对于人生的独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