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3)
论苏轼词的禅思与禅境
作者: 易水霞1,金建锋2
关键词: 禅境 禅思 苏轼
描述:苏轼于佛学浸染极深,佛禅思想对其词的创作有很大影响。苏轼词中常含有佛理禅思,表达他人生如梦的感受以及虽处逆境却随缘自适的人生智慧;常展现出一种空灵澄澈、静寂清寒的禅境。
论苏轼诗歌创作与佛禅关系的三次转折
作者: 木斋1,李明华1,2
关键词: 诗歌 佛禅思想 苏轼
描述:苏轼接受的是中国禅宗,而摈弃的是印度佛教的外形。他对禅宗的接受有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分别是倅杭时期、黄州时期和惠儋时期。苏轼人生经历的这些变化,恰恰与中国佛教禅宗史以及中国文化史的历史沿革,有着某种内在的吻合和联系。这些吻合与联系,从宏观背景上促进了苏轼对佛禅的基本态度的形成。苏轼凤翔时期主要接受佛教艺术史,倅杭之后开始渐次深入到中国禅宗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这种转变既有苏轼个人人生经历的必然性,也有与苏轼贬谪所在地域佛禅情况的吻合,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苏轼由佛向禅的发展演变。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乐、悲、喜”
作者: 张军喜
关键词: 团练副使 《前赤壁赋》 乌台诗案 佛禅思想 千古传诵 寄情山水 黄州 《赤壁赋》
描述:《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流放黄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在政治上失意彷徨,行动上不自由,精神上孤独苦闷的时期。然而苏东坡毕竟胸怀旷达,他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在老庄佛禅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在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富有哲理,凝聚着非常深沉和丰富的人生内涵。这是一篇心灵之文,是苏轼心灵的外化。这篇辞赋的艺术技巧不仅值得我们反复去解读,更值得我们去借鉴探讨学习。一、融景、情、理为一体,构思缜密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