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的美好
-
作者:
冀昱昕
-
关键词:
杨万里
刘禹锡
王安石
-
描述:美,是韩愈笔下"润如酥"的春雨;美,是杨万里笔下"露尖角"的夏荷;美,是刘禹锡笔下"胜春朝"的秋月;美,是王安石笔下"暗香来"的冬梅。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心底的最深处。如果你仔细体会,美其实就在身边。
-
诗词创作三不宜
-
作者:
星汉
-
关键词:
王安石
杂体诗
写日记
-
描述:不宜,是"最好不要"的意思。不宜只是一个建议而已,具体到底要不要实施,行为人自己决定。笔者诗词创作有年,所谓"诗词创作三不宜",只是自己的体会,至于读者以为然否,那就看读者的体会了。一是不宜用诗词写日记。用诗词写日记的人是不会有的,但是类似用诗词写日记的人还是有的,那就是不分主次天天写,突出数量,忽视质量,以发表过多少诗词为荣。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成为精品。苏轼就有过类似日记的诗。《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一诗,是88字的长题,500字的正文,句后注11处,凡480字,最长的一处是190字。写这首诗的目的,苏轼在诗题的最后一句说得明白,就是"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这首诗是26岁的苏轼的"日记"。
-
论宋代的“贬扬”思潮*
-
作者:
沈相辉
-
关键词:
扬雄
朱熹
士大夫
王安石
道统
苏轼
-
描述:宋代"贬扬"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是古文家、道学家、政治家合力的结果。宋初的贤、圣之分,已将扬雄从"圣人"降为"贤人";其后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古文家又认为扬雄"道不足",批评其艰深晦涩的模拟文风,是为宋代"贬扬"之滥觞。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家极端重道轻文,故在重建道统谱系时,深责扬雄仕莽之非,并全面否定其在儒学和文学上的地位,使"贬扬"达到高潮。南宋政治家们则将王安石"尊扬"视为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故因痛恨王安石而"贬扬",使政治伦理与品德操行成为评价士人的首要标准。这就意味着"贬扬"不仅涉及文章学术之评价,更关乎士人品节、国家兴衰等是非大义,对此后的士大夫心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儒家经典与生活世界中的复仇
-
作者:
干春松
-
关键词:
复仇
王安石
春秋公羊传
韩愈
-
描述:儒家思想中有一些重要的观念对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复仇就是其中一个。儒家经典对复仇有明确的表述,但在后世的法律体系中又明令禁止复仇,如此就造成经典与法律的冲突,从而吸引了历代思想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一方面,儒家经典所提倡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得不到现实制度的支持而失去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绝对背弃经典的法律制度亦会造成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对于复仇问题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儒家经典对于中国社会影响的复杂性,并帮助我们理解经典对于现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