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5)
“枯”趣味的宋型审美与诗画艺术论略
作者: 董赟
关键词: 审美 宋诗 文人画
描述:在宋代,"枯"成为特定美的表征,枯物被当作一种审美对象,这种枯趣味包括寒瘦、疏淡、老怪等多种美感形态,是宋型审美尚健好古风格的集中体现。在文学创作领域形成枯物世界的吟咏,绘画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枯木等题材在文人画中的风行,构成独特的"枯"世界,具有深邃多元的内涵与象征意义。通过诗画等艺术手段,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集体创造出枯树、老梅、瘦竹等系列意象,揭示枯物的形态美与精神内涵,并以之观照内心世界,表现出明确的反花卉审美倾向与文人审美特质。
原来古代的文学评论家都有两副面孔
作者: 莫笑君
关键词: 外枯中膏 陶渊明 文学评论
描述:原来古代的文学评论家都有两副面孔
枯槁之美的文化内涵及发生 ——兼从“枯”的造字理念入手
作者: 管宗昌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古” 字义 枯槁之美 “枯” 造字理念
描述:中国古人崇尚生命和生命之美。"枯槁"虽具有死亡和消极意义,却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形成了典型的"枯槁之美"。关于它的发生、文化渊源以及发展过程尤其值得关注。通过梳理发现,其内涵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枯槁之美"还没有获得审美内涵;第二阶段审美内涵初步发生,集中展现为对生命的眷顾;第三阶段其内涵出现大拓展,展现出偏重高古、崇尚荒寒和道家属性。这些内涵都有相关的文化渊源,也与宋代特定的文化特征、审美倾向以及苏轼的贡献有关。同时,对"枯"的字义追溯,是深入探讨枯槁之美发生机制不容忽视的视角。"古"的字义承载着枯槁之美的文化基因,"枯"的造字理念暗含着枯槁之美两种不同的发生机制。
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
作者: 吴怀东
关键词: “质而实绮” 矛盾两极 外枯中膏 思维方式 易学
描述:陶渊明其人其诗在宋代几乎被提到前代第一诗人的崇高地位,其中苏轼有关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中膏"说在陶诗认识史上甚至古典诗论史上影响极大,学术界将此说简称为"枯淡"说,或视同于"平淡"说,其实皆非苏轼本意。苏轼强调的是"质而实绮"——"质""绮"相反相成。中唐以来,士大夫人生立场的变化导致他们逐渐认可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在南朝人看来质朴的田园生活及其诗风,在他们看来却极富诗意。苏轼的概括既揭示了陶诗本身所具有兼容"质""绮"的审美品质,也反映了陶渊明的文学实践经过了从"绮"向"质"、由"质"返"绮"这两个层次进而达到第三层次即"质而实绮"的最高境界,揭示了作家创作艺术成熟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苏轼通过解读陶诗而建构了"质而实绮""外枯中膏"、绚烂平淡的转化与结合之美,这种美学观和美学形态反映出中唐以来士大夫"兼济"与"独善"兼备的人生观,也体现了源自《易经》的矛盾两极相互依存、转化的认识与思维方式。
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
作者: 吴怀东
关键词: “质而实绮” 矛盾两极 外枯中膏 思维方式 易学
描述: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