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52)
社会生活(1)
江西薛家岗类型文化遗存的发现和研究——四谈江西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作者: 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
关键词: 胡文化 文化遗存 长江中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方形 泥灰 遗址 樊城 薛家岗文化 江西
描述:我们在《再论樊城堆——石峡文化》稿中,根据赣江鄱阳湖流域的考古资料以及湘东、粤北、闽北等地的考古发现,认为考古者们已初步打通了赣江与湘江、北江、闽江上游古代文化联系的通道,并就樊城堆——石峡文化的内容、性质等作了阐述,指出把樊城堆、筑卫城等归入所谓“山背文化”之中是不妥的.那么,樊城堆文化的早期阶段.即5000多年前的情形又是怎样呢?在这篇文章中,拟主要依据江西靖安郑家坳、九江县大王岭和新余市拾年山等遗址发掘资料,以及南昌、瑞昌县有关遗址调查材料,以论述与安徽薛家岗文化的密切关联诸问题,从而说明赣鄱地区在5000多年前,即与隔江相望的安徽江淮地区,皖鄂赣交界的鄂东地区古代文化上的联系与交结。
江西樟树古遗址的类型
作者: 李玉林,黄水根,李昆
关键词: 古文化遗址 土著文化 陶器 古遗址 相结合 文化层 樊城 商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樟树
描述: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诸省内陆腹地的赣中平原,古文化遗址十分丰富。40多年来,已先后发现120余处,并对营盘里、筑卫城、樊城堆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吴城商代遗址先后进行了12次发掘。特别是吴城遗址的三期文化,为诸印纹陶遗址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年代学的标尺。樊城堆、筑卫城遗址又是赣江中、下游具有代表
对《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的商榷意见
作者: 刘林,李家和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几何印纹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 软陶 下层文化 遗址 卫城 印纹硬陶 考古 商榷意见
描述:1976年第6期《考古》发表了《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读后颇有收益。的确,在南方保存如此完好的文化堆积,迭压关系又比较清楚的古代遗址,还是不多见的,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更准确地介绍此次发掘收获,以飨读者,有必要将文中不够确切的地方提出来,与编写者商榷,并就教于考古界同志。
试论筑卫城文化
作者: 唐舒龙
关键词: 文化遗存 陶器 随葬品 石峡文化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内涵 遗址 江西地区 卫城
描述:试论筑卫城文化唐舒龙江西省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很多。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万年仙人洞洞穴遗址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众多遗址,它们的分布范围已遍及江西全境,而其中以赣中赣北居多。这些遗址时间跨度很大,文化面貌纷繁复杂。近十多年来,全省考古工作者对这些遗址进行了大...
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
作者: 李仰松,余家栋
关键词: 图版 遗物 工农兵 新石器时代晚期 清江 遗址 生产工具 深入实际 江西 发掘
描述:为探寻筑卫城遗址的文化内涵及其与吴城商代遗址的关系,江西省博物馆于1974年9月下旬至10月底,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部分师生和清江县博物馆,对筑卫城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得到中共江西省委、清江县委、大桥公社以及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的亲切关怀和当地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革命师生深入实际,实行开门办学,请工农兵讲厂史、村史、家史、阶级斗争史和两条军事路线斗争史;举办小型出土文物展览,向工农兵宣讲党的文物政策,深受广大工农兵的热烈欢迎。筑卫城遗址发现于1947年。位于清江县大桥公社东南约3公里的土岗上,距赣
上页 1 2 3 ... 22 23 24 ... 29 30 3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