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49)
耕读文化(2)
形隐·中隐·心隐——以陶渊明、白居易、苏轼为例谈中国隐逸文化的变迁
作者: 郝美娟
关键词: 士族文人 白居易 陶渊明 隐逸文化
描述:形隐·中隐·心隐——以陶渊明、白居易、苏轼为例谈中国隐逸文化的变迁
爱听松风且高卧——李学斌之“高士”情解
作者: 陈培一
关键词: 高士 古代文人 陶渊明 中国 大自然
描述:爱听松风且高卧——李学斌之“高士”情解
郑思肖与墨兰
作者: 陈峰,张辉
关键词: 《宋遗民录》 文人画
描述:郑思肖与墨兰
李春汉:痴迷于尼山砚的手艺人
作者: 王紅霞,何延海
关键词: 尼山砚 古代文人 手艺人 文化典籍 文人志士
描述:古代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砚为田,笔耕不辍,所以,砚也被称之为砚田。谁能想到,一方小小的砚田竟然能溯古通今、博纳百家,不仅书写了中国古代众多光辉灿烂的文化典籍,更是成就了无数文人志士不朽的艺术篇章呢。从古至今,描写砚台的词句不胜枚举。苏轼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馀事也。"李贺有诗赞端砚曰:"端
王学仲新文人画的特点—以人物画为例
作者: 苗镇,淄博书画院
关键词: 新文人画 王学仲 传统文人画
描述:文人画的出现可上溯至唐朝,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所能为也"这一观点,文人画早期的发展根源上就奠定了其发展基调。至北宋,苏轼又提出了"士夫画"一词,来区别于院体画及民间绘画。元明清三朝是文人画发展的蓬勃时期,尤其是在元朝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文人对现世的无奈使得田园隐逸之风盛行,本来的"作画聊以自娱"之态却对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引导作用。
上页 1 2 3 ... 7 8 9 ... 29 30 3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