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49)
耕读文化(2)
苏轼写竹的启示
作者: 杨琼
关键词: 摩诘 推行者 诗中有画 后世文人 画中有诗 苏轼 王维诗画 文人画
描述:在北宋众星中,苏轼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他可以说是一位全才型的文人,在诗、文、书、画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在当时难有人能与之比肩。他亦是文人画的大力推行者和实践者,其论画主张对后世文人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品王维诗画时发表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观点,更成为后世文人诗画品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画赤壁——历代文人的文化打卡地
作者: 一凡
关键词: 赤壁赋 文人画家 传统文人 中国绘画史 黄州 齐家治国平天下 苏轼 《赤壁赋》
描述:引言《赤壁赋图》作为一个绘画母题在中国绘画史上不算生僻题材,从南宋始到近代,基于苏轼创作的"两赋一词"思想内涵而作图像化表达的画家不在少数。画家们为什么要画"赤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前人对苏轼《赤壁赋》在书画中接受的原因已有过分析。仅从文人画家的视角来看,大部分画赤壁的文人首先是对苏轼一生的经历产生强烈共鸣,其次是他们对只有苏轼真正做到了卸下传统文人的包袱,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甘愿在黄州做一个真正的农民产生了另一种共鸣。
岁月深处的心灵震动——解读江西早期书院
作者: 李海燕,许小轩
关键词: 家族 古代文人 书堂 书院 士大夫 唐代 创办 读书 江西 心灵
描述:一千多年以前那段风流儒雅的往事,都已凝固在这块现代人竖立的石碑上了吗?在高安县上游水库中的空寂小屿,我拨开蒿草,记录石碑上铭刻着的短文:“桂岩书院创办于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据《江西学府》载,该院是中国最早具有教学活动的私家书院……”
艺术史研究丛书
作者: 陆蓓容著
关键词: 清代 汉字 收藏 人物研究 中国 中国画 法书 研究 文人
描述:宋荦(1634-1713),河南商丘人,字牧仲,号漫堂,别号甚多,著名者有早年的“绵津山人”,晚年的“两陂放鸭翁”,等等。他是降清大臣的儿子,十五岁(1648)就获得出任通判的机会,但南于奉父亲之命家居读书,备考乡试,又迭遭父母丧’,足足耽误了十六年,直至康熙三年(1664),才获得黄州通判的实职。此时他已经展露出对书画文玩的兴趣,又把苏轼当成了学习的榜样。康熙十六年(1677),他补官理藩院院判,仕途开始顺遂起来;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升江西巡抚,康熙三十一年(1692)转江苏巡抚。之后,几乎成了东南地方盛名的二品大员。此时已有一大群人围绕在他的身边,陪他谈天、作诗、赏画,奉承他的鉴定眼光.而他的诗文集中也开始出现一些题咏书画的篇章,尽管始终为数不多。他对当时流行的书画理论颇为熟悉,具有“正确的”趣味,也能作一点考证。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29 30 3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