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经典导读
-
作者:
钱伯城著
-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古典散文
韩愈(768~824)
-
描述:本书“导言”部分概括了韩愈的生平、思想及文学成就;选文除选录其他版本均有的韩文外,又选入了历代选本不选的《伯夷颂》、《太原郡公神道碑文》等篇,以展现韩愈散文全貌。本书还对历来受“冷遇”的篇目给出自己公正、客观的评价。
-
从"骈散之争"看《祭十二郎文》
-
作者:
班汉祥
-
关键词:
《祭十二郎文》
散文
骈文
韩愈
-
描述:《祭十二郎文》作为古文运动旗手韩愈的作品,其散文性在当时的骈散之争中具有特殊意义.时人偏好骈文积习,是"重偶厌奇"的心理使然.在此基础上,《祭十二郎文》利用奇数词促进了悲情的表达;用散文形式巧妙构建了"失偶"的隐喻.另一方面,文章又通过语气词的连用,获得了骈文般的规模效应和表现张力;通过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对比互证,完成了跨文章的新"对偶""押韵",最终实现了对散文形式的超越
-
被遮掩的诗名和影响力 ——论宋代古文大家曾巩的诗歌创作
-
作者:
谷曙光
-
关键词:
诗歌
曾巩
宋诗
散文化
-
描述:宋代文学大家曾巩的诗名久为文名所掩,对其诗向来缺乏深入研讨,曾巩诗的主要艺术渊源为韩愈诗,曾诗的散文化特征明显,精整凝练为其突出表现。曾巩诗的风神,可概括为一种优柔的韵度,如风中莲花,摇曳生姿。曾巩诗在宋诗中常被忽视,实则在北宋诗文革新中,曾巩羽翼欧、王,接力苏、黄,乃宋诗之重要一环。曾巩其诗可称为宋诗的一个典型标本,其人亦是后世大众化文学偶像,过去对其诗之影响力有所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