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大夫之词”之我见 ——以苏轼及所处的环境为研究视角
-
作者:
康莉
-
关键词:
以诗为词
李煜
党争政治
词的避祸性
-
描述:王国维首提“士大夫之词”,且将这一词学范畴的形成归功于南唐后主李煜,明显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脱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文学评论方法;文章认为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为“士大夫之词”的最终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宋代士大夫政治尤其是党争政治诱发了词的士大夫化,除此之外宋人重诗轻词的审美共性不仅为词体的革新提供了条件,而且使词具有了避祸特质,这些因素都推动了词的士大夫化进程。
-
论苏轼的秦汉三国人物评论
-
作者:
马强
-
关键词:
政治道德
帝王论
卿相论
苏轼
-
描述:苏轼对帝王人物的褒贬臧否,主要取决于建立帝业的获取手段是否符合仁义大道,即道德评价高于事功评价。品评历史上的"卿相"(士大夫)品德风范是苏轼历史人物评论的重点,通过《留侯论》与《贾谊论》一正一反的经验教训,强调历史人物欲成功名者,必须具备忍辱负重的"隐忍"精神与修养。苏轼对孔融情有独钟,推崇其名士风骨气度和卓荦不凡精神;对扬雄、诸葛亮等人物,则是有褒有贬,特别是诸葛亮智取西蜀事功中认为有"诈力"成份,并给予政治道德的批判。苏轼的秦汉三国历史人物评论也体现了他见微知著、察盛观衰的历史观。
-
苏轼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启示
-
作者:
仲昭旭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苏轼
教育思想
-
描述:苏轼的教育思想受家庭教育和从仕经历的影响,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产物。其教育思想将培养君子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具有一定先进性。苏轼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系统整理其思想内容,不仅能够丰富苏轼思想的研究宝库,而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浅论苏轼对传统婉约词题材内容的扩大与革新
-
作者:
任爱军
-
关键词:
政治
友情
婉约词
题材内容
人生
苏轼
-
描述:文章在对宋代大文豪苏轼婉约词的鉴赏分析中,独辟蹊径,发掘苏轼词婉约风格词的题材内容,抽取分析、研究鉴赏出苏轼对宋代婉约词派的贡献——拓宽了婉约词的题材内容,从而提升了传统婉约词的旧有格调,提高了婉约词的品位。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借生动具体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格调,抒写政治情怀;在吊古伤今中,蕴含着作者深广的人生感慨和忧患;借婉约之笔抒写真挚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