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24)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司空图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刘小兵
关键词: 司空图 陶渊明 诗文创作 接受
描述: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文创作是考察其接受陶渊明影响的生动材料,结合司空图的人生轨迹、思想倾向,更可以验证他对陶渊明的接受。考察司空图与陶渊明的历史性关联,既可透视陶渊明在晚唐士人中的接受情形,亦可见中国士人思想、文学传统之传承与流变。
从书斋命名看士大夫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滑红彬,刘佳佳
关键词: 斋号 接受史 陶渊明 书斋文化
描述:陶渊明业已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符号,对传统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书斋命名的角度揭示士大夫对陶渊明的认同和接受,论述陶渊明对书斋文化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论陶渊明《停云》诗对《诗经》的创作接受
作者: 唐旭东
关键词: 《停云》 陶渊明 创作接受 《诗经》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对传统文化经典《诗经》多有学习与借鉴。从陶渊明《停云》对《诗经》的创作接受来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仿《诗经》取首句两字命题;2仿《诗》小序为自己的诗《停云》作序;3对《诗经》重章叠句的学习与借鉴;4对《诗经》句式的学习与借鉴;5对《诗经》词语的创作接受。另外,对《诗经》赋比兴的手法及艺术风格也多有学习和继承。管中窥豹,可见陶渊明对《诗经》是非常熟悉的,这与陶渊明的家学、家教有很大关系。
陶渊明诗歌在南北朝的接受与传播
作者: 顾瑞雪
关键词: 诗文 陶渊明 南朝 接受与传播
描述:南北朝对于陶渊明的接受仍局限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既反映了当时士族门阀品秩观念强烈,又可以看出此时期文人对于文学旨趣的追求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可以看出,文学的自觉和文风的转移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极其缓慢而又任重道远的过程。
日本诗话中的陶渊明论
作者: 罗春兰,穆松
关键词: 诗歌批评 陶渊明 日本诗话 接受
描述:陶渊明在日本汉诗的创作中影响甚大,也是日本汉诗论中的重要关注对象,这充分体现于日本诗话之中。日本诗话对陶渊明的评论涉及诗歌创作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两个层面,对其“平淡”诗风及其诗史地位有了清晰的确认,对其在日本汉诗创作中的影响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本诗论界对陶渊明的批评以虎关师炼的《济北诗话》之“傲吏说”为代表,对其诗艺也不无訾议。既承继中国诗论中之陶渊明论,又兼有异见,体现了他们在诗歌批评方面极强的自主意识及接受异质文化时一贯的自主性。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3 24 2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