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性情三品”说与李翱“性善情恶”说之比较
-
作者:
蔡文君
-
关键词:
性情论
“性情三品”说
“性善情恶”说
人性论
-
描述:韩愈和李翱的性情论,上承两汉,下启宋明,是对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韩愈发挥董仲舒的理论,在《原性》一文中提出"性情三品"说;为深化和发展韩愈之说,李翱以儒家心性学说为主,借鉴佛教的佛性论和修养方法,在《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说。二说在儒家性情论体系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因此,比较二人在性情问题上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儒家人性本体论和深入理解韩李性情论思想。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作者:
王雨冰
-
关键词:
文言实词
整体感知
景语
人生境界
情语
反复朗读
教学设计
互学
-
描述:【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和互学,借助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了解写景句的特点,感知"凡景语,皆情语"的作用。3.结合背景资料,反复朗读,体会"闲人"心境,领会苏轼"安闲从容"的人生境界。【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尝试疏通文意。2.阅读所发背景资料,了解苏轼在黄州期间的经历。【教学环节】一、设疑导入PPT:苏轼书法"游"字
-
略论唐宋诗歌转型过程中的三种人性观及其影响
-
作者:
李舜臣,陈晗
-
关键词:
气本论
唐宋诗歌
吟咏情性
人性观
诗歌创作理念
王安石
唐前期
性善情恶
-
描述:唐宋诗之别在宋代就已被有意识地提出,其中主“情”和不主“情”是经常被后人提及的一种区别。事实上,中唐至北宋是唐宋诗歌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儒家人性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诗歌本是“吟咏情性”的文体,人性观变迁自然会对诗歌创作理念产生影响。其中韩愈“性情相应”气本论人性观、李翱“性善情恶”性本论人性观和王安石“性情一体”性本论人性观都不同于唐前期的官方主流人性观,而这三种人性观影响下的诗歌也都对之前唐诗的主“情”传统进行了反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