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61)
红色文化(2)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作者: 程应峰
关键词: 田园 情怀 隐居 陶渊明 宋初 彭泽 仰视 师法自然
描述: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父亲的家国情怀
作者: 刘晓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上高会战 黄埔军校同学会 刘保罗
描述:小时侯最爱听父亲讲故事。父亲最爱讲爱国志士、卫国英雄的故事,但他讲得最多的还是抗日战争打鬼子的故事,因为这里面有他的亲见亲历,有他亲爱的战友和父老乡亲。父亲刘保罗,1918年8月出生,现任安徽省宣城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每当回忆起当年烽火岁月,已是102岁的老父亲,仍会思绪澎湃、激动不已。
苏轼策论中的“君子”人格与儒家政治情怀
作者: 单江东
关键词: 文人政治 政治德性 人文情怀 人性论 君子
描述:苏轼的策论是中国文人政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他以旷世罕见的"大文豪"身份参与了北宋中高层的政治活动,与新旧两党均有交集,其对中国文人政治的反思俱见于其大量的策论之中,而"君子"又是其策论中的重要议题。秉持儒家仁义为本的政治德性,苏轼的"君子"议题既反映了封建制向郡县制转变中的"身份政治",也折射出他对儒家人性教化与科举制度关联性的思考。通过苏轼策论中的这一议题,我们可以重新评价儒家"君子"人格所展现的主体性、普遍性和创新性在社会治理和制度稳定方面的特殊意义。本文主张,通过苏轼"君子"议题的提示,儒家政治德性中的"仁智勇"三达德可以再细分为"仁"与"智勇"两类德性,以"仁"为主体性、基础性的人文德性,以"智勇"为客体性、运用性的制度德性,由它们共同构成评价中国文人政治的基本要素。
人生如梦——苏轼的诗词中的旷达情怀
作者: 王红梅
关键词: 旷达情怀 人生如梦 诗词 黄州 人生旅途 苏轼 如椽大笔
描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正如其所说,苏轼在"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人生旅途中,颠沛流离,用其倔强的如椽大笔,书写人生的坦荡与豪迈——"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旅途中的一首首诗词,无不写就了苏轼生命的大胸襟、大境界,这都留给我们后人无限的启迪与遐想。
父亲的家国情怀
作者: 刘晓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上高会战 黄埔军校同学会 刘保罗
描述:小时侯最爱听父亲讲故事。父亲最爱讲爱国志士、卫国英雄的故事,但他讲得最多的还是抗日战争打鬼子的故事,因为这里面有他的亲见亲历,有他亲爱的战友和父老乡亲。父亲刘保罗,1918年8月出生,现任安徽省宣城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每当回忆起当年烽火岁月,已是102岁的老父亲,仍会思绪澎湃、激动不已。
上页 1 2 3 ... 7 8 9 ... 11 12 1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