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7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42)
生态文化(17)
耕读文化(9)
社会生活(5)
用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思维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
作者: 义勇,肇银
关键词: 《天工开物》 教育发展 战略性思维 眼光 世界科技 县人民政府 副县长 书院文化
描述:奉新县位于南昌市近郊,是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的故乡,是佛教“天下清规”的发源地和宋代胡氏“华林书院”的发祥地,素有“仙源灵境”的美誉。这里历史悠久,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农耕文化、禅宗文化和书院文化,重学兴教之风源远流长。随着奉新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奉新教育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多,
“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作者: 小时
关键词: 获奖成果 吴有训 间接相关 阿瑟 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干性 量子性 康普顿效应 欧几里得 反射光学
描述:光学是一门拥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西方对于光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欧几里得所著的《反射光学》。而纵观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百年颁奖历史,与光学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获奖成果就有45项,占物理学奖约41%。其中对于光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光的相干性、量子性和非线性这三个范畴。1927年,阿瑟·霍·康普顿凭借"康普顿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对量子力学的
写作的关键性问题有哪些
作者: 柳福文
关键词: 文学性 《史记》 形象生动 小小说 文情并茂 关键性问题 刘和珍 高考作文 空间顺序 朱自清 写景状物
描述:一、写作到底何用?三国时曹丕曾说:写作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乍一听,感觉未免有些夸张。然而,深入一想:曹丕之宏论不错!文明得以传承,必须著书立说!试想,若没有《尚书》《论语》《孟子》,何以谈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没有《史记》,何以知司马迁?没有《离骚》,何以知屈原?没有《资本论》,何以谈马克思主义?苏轼仕途多舛,但诗文千载为
人性的挣扎与回归 ——《归去来兮辞》文本解读
作者: 梁军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苏轼评价 挣扎与回归 欧阳修 文本解读 质性自然 任性自然 陶渊明
描述:“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欧阳修如此评价陶渊明这篇文章.“任性自然”固然是他为人的准则,行文更是如此.正因为这种追求自然的写作习性,才迟迟不获当时甚至更后一点的评论家肯定.苏轼评价其诗的特点是:“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作为诀别官场的宣言书,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如肺腑自然而出”,对田园的向往,对家庭的眷恋,对官场的厌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诚如他所说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上页 1 2 3 ... 24 25 26 ... 33 34 3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