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42)
谈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
作者: 李剑锋
关键词: 《搜神后记》 可能性 陶渊明
描述:本文提出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 :( 1 )《搜神后记》 (《搜神录》)署名陶潜撰产生的年代几乎与萧统编撰的《陶渊明集》同时 ;( 2 )陶渊明有读到《搜神记》的机缘 ;( 3)陶渊明心好异书奇文是为了“自娱”和“导达意气”。
试论陶渊明的“和平”性
作者: 李卫东
关键词: 性情 田园诗 和平性 玄学
描述:鲁迅先生说陶渊明的作品是"和平"的。在当时内忧外患的环境里,他"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加之自身性格方面之原因,及当时玄风之影响,他最终选择了一条归隐田园的路。与山川相拥,与农民同劳动,与自然相亲近,最终才有了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田园诗歌。
略论唐宋诗歌转型过程中的三种人性观及其影响
作者: 李舜臣,陈晗
关键词: 唐宋诗 人性观 转型
描述:唐宋诗之别在宋代就已被有意识地提出,其中主"情"和不主"情"是经常被后人提及的一种区别。事实上,中唐至北宋是唐宋诗歌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儒家人性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诗歌本是"吟咏情性"的文体,人性观变迁自然会对诗歌产生影响。其中韩愈"性情相应"气本论人性观、李翱"性善情恶"性本论人性观和王安石"性情一体"性本论人性观都不同于唐前期的官方主流人性观,而这三种人性观影响下的诗歌也都对之前唐诗的主"情"传统进行了反拨。
发现“反常” 走进诗歌——谈“反常合道”及对读诗的启发
作者: 卢大年,李赟
关键词: 反常 反常合道 理解性阅读
描述:“反常合道”是苏轼提出的一个重要诗学命题,有些论者错误地称它为手法,并且在讨论时没有区分它在诗歌中发生的两个层面———内容上和艺术上。“反常”与“合道”有先后关系,对作者和读者来说,先后关系正好相反。“反常”是诗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应的是阅读中的理解性阅读,发现“反常”是理解、欣赏诗歌的重要突破点。要发现“反常”,就要把握诗歌在内容上和艺术上的“常”。
博弈中选择 ——顺应论视域下多版本苏轼诗词英译研究
作者: 刘笑飞,杨密芬
关键词: 语言单位 文化语境 语体 动态性
描述:语言顺应论认为在语言和语境等内、外在因素制约下,语言完成顺应和选择.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从不同文化语境,时代发展中语言更替,整体或局部翻译等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版本的苏轼诗词,以期获得顺应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