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思想简论
- 作者: 唐满先
- 关键词: 统治者 儒家思想 佛教 批林批孔运动 艺术风格 现实社会 陶渊明 文学创作 我国古代 权贵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良好的影响,这点大家没有异议。他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后世的影响也有好有坏。他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一面为主还是消极的一面为主,对后世是好的影响大还是坏的影响大?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议,至今仍有分歧。陶渊明的思想,过去有些人过份强调他的静穆、飘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尝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批林批孔运动中,有人又给他戴上一顶“尊儒反法的诗人”的帽子,说他政治上反动透顶。
- 《陶渊明诗文选注》商榷
- 作者: 徐新杰
-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时代背景 古籍出版 正确认识 商榷 文学史 思想内容 和陶诗 艺术特色 写作年代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伟大诗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正逐渐为人们所正确认识。国内外研究陶渊明著作及生平者大有人在,且已出了不少成果。以作品而言,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王瑶编注的《陶渊明集》,1979年中华书局出了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唐满先同志的《陶渊明诗文选注》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了陶诗五十五首、辞赋散文五篇,抉择是比较精的;除注释外,还有写作年代、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说明,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本。但读过之后,觉得还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 从陶渊明的训子诗文看其仕宦思想的变迁
- 作者: 聂言之
-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门第观念 桃花源记 仕途 诸子学 晚年 陶渊明 仕宦 无君论思想 具体内容
- 描述:陶渊明自二十九岁为州祭酒,至四十一岁挂印彭泽令,其间三进三退,浮沉宦海十三载。此后,他坚拒利诱,甘守贫贱,再未涉足仕途。然而,我们不可因此认为陶渊明归隐后便不存在仕宦思想。陶集内有训子诗文三篇:《命子》诗、《责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它们分别作于陶渊明仕宦初期、归隐前期和归隐后期。三篇诗文皆对儿子寄以关怀和期望,具体内容却有不同:《命子》以祖先业绩勉励长子有为于仕途;《责子》为诸子学业无望而悲哀;《疏》一扫仕宦说教,惟愿儿辈友爱相处,患难与共。训子诗文反映了陶渊明仕宦思想由强而弱而完全消释的变化过程,归隐前期他还残存仕宦思想,晚年才彻底摒弃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