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314)
陶渊明思想简论
作者: 唐满先
关键词: 统治者 儒家思想 佛教 批林批孔运动 艺术风格 现实社会 陶渊明 文学创作 我国古代 权贵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良好的影响,这点大家没有异议。他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后世的影响也有好有坏。他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一面为主还是消极的一面为主,对后世是好的影响大还是坏的影响大?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议,至今仍有分歧。陶渊明的思想,过去有些人过份强调他的静穆、飘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尝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批林批孔运动中,有人又给他戴上一顶“尊儒反法的诗人”的帽子,说他政治上反动透顶。
《陶渊明诗文选注》商榷
作者: 徐新杰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时代背景 古籍出版 正确认识 商榷 文学史 思想内容 和陶诗 艺术特色 写作年代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伟大诗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正逐渐为人们所正确认识。国内外研究陶渊明著作及生平者大有人在,且已出了不少成果。以作品而言,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王瑶编注的《陶渊明集》,1979年中华书局出了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唐满先同志的《陶渊明诗文选注》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了陶诗五十五首、辞赋散文五篇,抉择是比较精的;除注释外,还有写作年代、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说明,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本。但读过之后,觉得还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从陶渊明的训子诗文看其仕宦思想的变迁
作者: 聂言之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门第观念 桃花源记 仕途 诸子学 晚年 陶渊明 仕宦 无君论思想 具体内容
描述:陶渊明自二十九岁为州祭酒,至四十一岁挂印彭泽令,其间三进三退,浮沉宦海十三载。此后,他坚拒利诱,甘守贫贱,再未涉足仕途。然而,我们不可因此认为陶渊明归隐后便不存在仕宦思想。陶集内有训子诗文三篇:《命子》诗、《责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它们分别作于陶渊明仕宦初期、归隐前期和归隐后期。三篇诗文皆对儿子寄以关怀和期望,具体内容却有不同:《命子》以祖先业绩勉励长子有为于仕途;《责子》为诸子学业无望而悲哀;《疏》一扫仕宦说教,惟愿儿辈友爱相处,患难与共。训子诗文反映了陶渊明仕宦思想由强而弱而完全消释的变化过程,归隐前期他还残存仕宦思想,晚年才彻底摒弃了它。
陶渊明以前田园诗之审美方式─—兼论田园诗之定义
作者: 唐满先,崔雄赫
关键词: 审美方式 田园生活 隐逸思想 农事诗 中国古代 审美意识 田园诗 陶渊明 孟浩然 《诗经》
描述:陶渊明以前田园诗之审美方式─—兼论田园诗之定义唐满先,[韩国]崔雄赫人们一谈起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总是会立刻想起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是陶渊明第一个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诗体,在诗歌的园地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在他...
洪州窑青瓷装饰艺术初探
作者: 李梅田
关键词: 历史文物 模印 江西南昌 青瓷器 江西省 装饰风格 洪州窑 纹装饰 装饰艺术 佛教思想
描述:洪州窑因陆羽《茶经》一书而跻身唐代青瓷名窑之列[1].然而对其窑址所在和产品风格的探索,只是近二十年来的事[2].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深入,洪州窑的瓷业面貌开始渐为人知[3],多学科、多方位的科学研究也正在展开.作为洪州窑...
上页 1 2 3 ... 54 55 56 ... 61 62 6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