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历史与先贤,扬眉山之清风
- 作者: 史珮瑾
- 关键词: 纪检监察干部 虞允文 眉山 精神财富 廉洁文化
- 描述: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道,“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一句话将廉洁作为领导干部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并提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这是此赋中的精髓。从苏轼的“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到彭端淑的“忧旱几经旬,农夫心独苦”;从“三太何足尊,不若犍为李孝孙”的李密,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虞允文,在眉山这座有着2300余年建制史的城市之上,先贤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如同一眼取之不尽的“泉水”,从为学、为人、为官、为政各个方面指引着眉山后人的点点滴滴,浸润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面对先贤留下的廉洁文化宝藏,如何挖掘、如何传承,是眉山市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思考。
- 杨若文:从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研究到《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创作
- 作者: 王菊荣,徐思
-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廉洁奉公 人才成长 中华文明 天涯何处无芳草 悲欢离合 苏轼
- 描述:杨若文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聚焦于家庭,描绘的是九百多年前苏轼、潘丙、王三这三家的月缺月圆,旁顾了三十几家的悲欢离合。他笔端着力的苏轼之家,在古代确是不凡;人才成长,它是摇篮;成员大展身手,它是后盾;成员廉洁奉公,它给提供条件;全家人的生生息息,它是幸福港湾。这部小说馈赠给读者的,既是和睦德慧的家庭样板,也是中华文明荟萃的葱郁园圃。该书从"情"的层面切入,以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表达了亲情、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