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5)
习近平“四有”好教师之师德标准探析
作者: 卢娟娟,李金坤
关键词: 韩愈《师说》 习近平“四有”好教师 师德标准
描述:韩愈《师说》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1] 。就当今而言,"四有"标准与韩愈的"师者"之论精神相通,意脉相连。教师必须真正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力行"四坚持",苦下"六功夫",勇攀"三境界",才是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北宋中期官僚士大夫的一次群体题跋行为考论
作者: 苗书梅
关键词: 同年关系 李师德 《李氏述先记》 跋文 元祐年间
描述:北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轼、苏辙、苏颂、吕大防、刘挚等十余位朝中高级官员,在相对集中的几年时间内都给一篇名为《李氏述先记》的文章写了跋文,出现了一次高级官员的群体题跋行为。跋文的题写时间,大致集中在元祐二、三年和六、七年两个时段,少数写于元祐八年春,记文作者名不见经传,留下的生平资料很少,挖掘地方志文献对记文的收录,分析记文内容,考索作者履历,可以纠正一些史籍记载的讹误。通过对作者与跋文撰写者社会关系的勾勒,可以看出,北宋"元祐更化"引起的政局变动、科举选官制度相关的同年关系、士大夫在政局变动中不同的政治态度等,与这一群体题跋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深化对宋代士大夫群体交往心态和交往方式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养浩然之气,树师德风范 ——从《孟子》谈师德
作者: 陈韦华
关键词: 传道授业解惑 人类文明 唐代韩愈 指引者 《孟子》 社会化学习 主流社会 师德风范
描述:一、前言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们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指引者,担负着塑造人的光荣使命.唐代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基本上概括了为师者的基本使命和重要职责,为千百年来主流社会所认可和推崇
致良知与师德
作者: 张晓方
关键词: 传道授业解惑 致良知 是非之心 教育工作者 师德 知行合一 自我修养 王阳明心学
描述: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新时期“师德”刍议——重温韩愈《师说》经典感言
作者: 李金坤
关键词: 师德 教师的职责 塑造灵魂 《师说》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传播思想 传播知识 建设者和接班人
描述:一、引言记得在庆贺我国第34个教师节期间,适逢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讲话。他对教师的职责与地位再一次作了全面而精确的阐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