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14)
耕读文化(10)
生态文化(1)
社会生活(1)
“您有一封来信” 从苏轼信札中浅析古代书信格式
作者: 盛玫
关键词: 书写者 书法特点 信札 快雪时晴帖 故宫博物院 宋代文人 苏轼 文华殿
描述:"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2020年9月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从展品内容看,这次展览阵容非常强大。其中大量的宋代文人信札,尤其是苏轼信札,很多都是首次公开展出。古代信札不仅可以体现出时人的生平、交往、时代背景等,还可以显示出书写者的书法特点。在中国现存的早期法书中,很多是以信札形式流传下来的,如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苏轼《新岁展庆帖》等等。可见,能够读懂一封古代信札和了解其格式规律是学习研究书法的重要一环(图1)。
“品味意象的微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诗词中的“梅”为例
作者: 何英
关键词: 陆游 咏物诗 林逋 宋代文人 人生姿态 卜算子 外在特征 爱国诗人
描述:[设计理念]选择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苏轼的《定风坡·红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容,着重品味探究"梅"这一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体现出的微妙。三首同是咏物诗,三位作者同是宋代文人,通过品味"梅"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主要探寻三首诗词中"梅"的侧重点以及诗人情志异同的原因。透过"梅",我们看到了三种诗人:一个愿与梅化而为一的梅化诗人,一个给梅附了魂的梅格诗人,一个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透过"梅",看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姿态——隐逸淡泊、达观脱俗、坚贞不渝。透过"梅",我们也感受到因为时代背景
妈妈上 《中国诗词大会》实现女儿梦想
作者: 宝蓉
关键词: 《中国诗词大会》 一波未平 第五季 朱颜 千古名句 宋代诗人 苏轼
描述:那些内心向阳、眼里有光的人,总能在平淡抑或困苦的日子里,活出最精彩的样子。"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宋代诗人苏轼在病困交加时,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表达着尽管自己遭遇了生活的凌厉,内心依然向暖。而翁智平和杨玉书这对母女的经历也是如此,生活以痛亲吻了她们,她们却报之以歌。
人间至味是清欢
作者: 孔羲,姚红
关键词: 至味 清欢 生活点滴 浣溪沙 时刻表 洗尽铅华 宋代诗人 外公外婆
描述:"人间至味是清欢"源于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富有禅意的诗句,一语道出"洗尽铅华,归于平淡"之境界。本篇故事描绘了人间烟火中,画家记录外公外婆生活点滴的温情画面。1外公喜静,且是个严肃又沉默的人。有自己的一套时刻表,到点了就会去做他自己规划好的事儿。
黄君:书法艺术至宋代达到人格化审美的极致
作者: 陆静
关键词: 人格化 审美风尚 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 书法艺术 宋代书法 个人风格 黄庭坚
描述:当书法进入宋代,写意已经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方向,表现个人风格也变成一种时尚。后人称为"宋四大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也在此时出现,就连宋徽宗赵佶也独树一帜,创造了瘦金体。宋代书法的审美风尚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对于书法与品格之间的关系又有怎样的认识?学者、诗人、知名书法家黄君告诉本刊记者:"宋代是中国文化最成熟的一个时代,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完全成熟后,至宋代走向一个审美的
上页 1 2 3 ... 20 21 22 ... 24 25 2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