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14)
耕读文化(10)
生态文化(1)
社会生活(1)
六庵文库
作者: 李小荣著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东晋时代 宋代 中国 宗教文学
描述:本书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者对东晋至两宋时期著名作家、流派与佛教、道教关系进行个案检讨,重点讨论了陶渊明与道教灵宝派、李白与道教上清派、柳宗元《黔之驴》与佛教、庐山诗社与江西宗派的交涉问题;二者从宗教文学的角度阐述了道经文体分类的文化渊源及其影响、汉译佛典叙事类文体的特色和影响、禅宗语录对唐传奇的接受与传播、寒山诗对黄庭坚的影响;三者从宗教文化的角度重新解读了陶渊明著名的《游斜川》诗、阎朝隐的《鹦鹉猫儿篇》,揭示了李白释家类题材的创作特点与宗教成因以及佛教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四者以敦煌文献为基础,辨析了佛教唱导……
河北临城普利寺塔的保护对策
作者: 张剑喜,林秀珍,张志忠
关键词: 宋代 河北临城 密檐古塔 古塔修缮 普利寺塔
描述:临城普利寺塔又名千佛塔,建于宋皇祐三年,原为普利寺的主体建筑之一,是宋代砖塔建筑中的精品。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各种破坏因素后,提出了维修、保护的原则及措施。
宋代舌尖上的节俭之风
作者: 戴永夏
关键词: 精打细算 宋代 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 黄州 苏轼 餐饮文化
描述:在餐饮文化比较发达的宋代,许多名士大家以俭朴引领时尚,成为后世的楷模。苏轼:每顿饭只吃一个荤菜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一家人的吃用只靠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为此,他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每月初一这天他便从积蓄中取4500钱等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用画叉(挂画时用的木杆)挑下一串来做饭钱,这样每天的用度不得超过150钱,剩下的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考证(一)
作者: 刘连茂
关键词: 丙辰中秋 《水调歌头》 后集 首词 宋代文学 胡仔 水调歌头 苏轼
描述:《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是著名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的名篇,为其代表作之一,历代为人们所称道。是词为中秋乘兴吟月寄情,兼怀弟弟苏辙而作。感时及人,旷放豁达,后世佳评如林。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现在作为经典古诗,收入学生课本,广为传诵,也有很多诗人步韵唱和。这首词现在流行的版本如下。
意境独到 蕴意深长——苏轼诗二首赏析
作者: 王鸿远
关键词: 唐代诗人 理趣 宋诗 诗的意境 诗意盎然 宋代诗人 苏轼 诗歌艺术
描述:唐诗见超逸,宋诗多思理。唐代诗人创造了我国诗歌艺术的辉煌,宋代诗人继承唐诗艺术,又力辟新境以求诗歌艺术的发展,他们落笔致思辩,行文成理趣,精于诗的意境,拓展诗的蕴意,创造出了属于那个时代风格的诗歌艺术。在这方面,文学大家苏轼堪称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思理精辟而诗意盎然,意境独到而蕴意深长,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得到人们的一致肯定。
上页 1 2 3 ... 15 16 17 ... 24 25 2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