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科学教育家的吴有训
-
作者:
王大鸣
-
关键词:
教育家
吴有训
科学研究
叶企孙
科学教育
清华大学
-
描述: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张文裕先生在一篇纪念文章的开首便着重指出,吴有训先生“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学研究的组织者。”这个评价是中肯的;如果从1926年他从美国留学归来起算,到1977年逝世为止,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基本上都在教育和科学组织工作的岗位上奋斗,这两项事业实际上构成了他一生活动的主要部分。其实,略微仔细地查阅一下历史便可知道,古今中外相当多的著名学者都身兼了教育家的职责。因为要使自己的学说和见解流传于世,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无论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还是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三杰,及至近代以来的伽利略、牛顿等人,都曾收生授
-
吴有训与康普顿效应
-
作者:
郭奕玲
-
关键词:
杜安尼反射
X射线散射
吴有训
散射强度
锂散射
康普顿效应
光子
-
描述:康普顿效应发现于1923年,是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H.Compton)经过长期研究所获得的成果.这个效应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只能把光看成是具有能量和动量的光子,光子与自由电子作完全弹性碰撞,才能比较完满地作出解释.所以康普顿的发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肯定了光的粒子性,而波粒二象性正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但是由于经典物理观念很深蒂固,康普顿效应一经提出,就遭到人们的怀疑和非难.有人认为实验证据不够充分,有人提出新的实验结果,作出新的解释,向康普顿的结论挑战.为了取得更全面的实验证据,康普顿所在的芝加哥大学赖尔森物理实验室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吴有训工作最有成效.他以高超的实验技术、严密细致的工作,为康普顿效应的确证作出了杰出贡献.
-
吴有训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
作者:
韦庆媛
-
关键词:
吴有训
钱三强
康普顿效应
近代物理学
芝加哥大学
王淦昌
-
描述:吴有训,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县,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该大学物理研究室助手和讲师。与康普顿合作对康普顿效应进行系统研究。1924年与康普顿一起发表论文《钼的Ka射线被轻元素散射的波长》,1926年秋回国,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77年逝世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