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8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65)
生态文化(15)
社会生活(2)
耕读文化(1)
江西樟树四特酒香味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 沈卫,龚刚明,印培民,陈瑞林
关键词: 四特酒 香型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白酒
描述:通过对四特酒进行化学处理、分类收集组分,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各组分进行分离与定性定量测定,分离出130多个色谱峰,鉴定出65个化合物.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赣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晚期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情况
作者: 万智巍,杨晓燕,葛全胜,樊昌生,周广明,蒋梅鑫
关键词: 植物利用 赣江中游地区 新石器晚期 石器 淀粉粒分析
描述:相对于中国北方地区而言,史前时期赣江流域的植物利用情况一直不甚明了.距今5~4ka的樊城堆遗址、拾年山遗址、筑卫城遗址和尹家坪遗址,地处赣江中游,是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发掘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植物遗存只有红烧土中所保存的稻壳和稻秆遗迹,尚缺乏系统的植物考古研究.本文对这4个遗址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出土的13件石器工具进行了残留物淀粉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江西赣江中游地区的古人在植物利用方面至少包括了薏米(Coixspp.)、稻(Oryzaspp.)、豇豆属(Vigna)植物、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以及其他块根块茎类植物,反映出距今5~4ka这一时期江西赣江中游地区古人植物利用的种类还是比较多样的.同时我们的研究也为了解江西以及南方地区植物利用情况和史前农业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研究方法的尝试.
江西省樟树社里矿泉水成因分析
作者: 杨扬
关键词: 接触破碎带 矿泉水 成因分析 偏硅酸型
描述:根据樟树社里矿泉水形成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特征,结合矿泉水水质分析成果,对矿泉水的补给来源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樟树社里矿泉水主要由阁皂山周边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下,变质岩接触带区域形成一定宽度的破碎带,为地下水运移和赋存提供有利条件。破碎带裂隙多为花岗岩岩脉充填,在地下水和硅酸盐矿物长期的水-岩作用下,地下水逐渐富集偏硅酸,从而形成富含偏硅酸型矿泉水。
天象模拟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以Stellarium软件为例
作者: 唐宸
关键词: 古代文学文本分析 天象模拟 Stellarium 大数据
描述:面对古典诗文中的天象描写,研究者可利用天文软件进行科学验证,从而为辨析疑难天象、考证人物生辰、区分用典写实、明确作品系年提供帮助。论文以主流天文软件Stellarium为工具,通过分析《左传·僖公五年》晋童谣的历法建正、张翥与杨基的生日命理、李商隐与苏轼的用典写实、陈子昂与鲁迅的作品系年等案例,探讨了现代天文学手段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与问题。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下页